中新社台北4月1日电 (记者 路梅 毕永光)台湾地区的儿童节将近,在一片为孩童庆祝节日的欢乐气氛中,低生育率、少子化的话题再度浮上台面,还有媒体焦虑喊出“大家都不生,儿童节谁来过”。
香港与台湾地区4月4日儿童节源自1931年,当时“中华慈幼协济会”为响应国际倡议,提议将每年4月4日定为儿童节,这一习惯沿续至今。今年台湾各县市、组织机构和商家,早从3月底就开始举办儿童节相关活动。
欢快之余,焦虑情绪在蔓延。2019年伊始,台湾行政当局内政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台新生儿人数仅18.16万人,跌至8年来最低,生育率为1.06。新生儿数量年年缩水,老龄人口不断增长。官方机构预计,少子化趋势将持续。2020年,台湾死亡人口将超过出生人口,自然增加率由正转负;2036年,18岁人口开始持续低于20万人;2054年总人口将低于2000万人。
台湾“央行”总裁杨金龙日前指出,少子化将导致劳动供给缩小,如果劳动参与率也缩小,将影响经济成长率。
什么原因导致台湾人不愿意生育?台湾yes123求职网4月1日发布的最新调查发现,20岁以上成年上班族当中,过半(50.1%)受访者“没有计划生小孩”,其中,已婚受访者中有四成表示没有生育计划。
为应对少子化冲击,台当局去年开始积极推动“少子化对策计划”,意在通过提供平价幼儿园教保服务和育儿津贴等方式,减轻年轻夫妻养育负担,提升民众生育意愿,希望达成2030年生育率回升到1.4的目标。
然而,现有的鼓励生育政策难以提升受访者生育意愿。yes123求职网发言人杨宗斌分析指出,除了低薪、工时长的职场环境之外,高房价、教育环境、治安问题等都是“拒生”或“惧生”的导火索。有民众直言,现在大环境不佳,大人对于自己的未来都很茫然,不愿再生孩子让他们继续受苦。
台湾社会学者薛承泰也对媒体指出,育儿津贴不足以成为生养孩子的诱因。提高民众生育意愿的条件还包括对当局的信任度,政治氛围,居住环境是否适合孩子成长,以及社会福利,经济与劳动等各层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