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专题地图 >专题要闻
非遗保护13载 传统智慧如何注入新活力
新民晚报
2018-09-26 09:36

浓油赤酱的本帮菜是怎么发展的?边剪边唱的“上海花样经”你见过吗?用绒线如何绣出栩栩如生的世界名人?从2005年启动覆盖全上海的非遗资源普查开始,十三年来,本市逐步建立上海市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三级名录体系。

上海目前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5项,包括:海派绒绣、朱氏推拿、石氏伤科疗法、旗袍、南翔小笼、精武武术等。市级非遗项目220项,包括:沪剧、评弹、豫园灯会、海派玉雕、周虎城曹素功笔墨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94名,市级非遗传承人647名。

传统智慧要传下来,仅靠“玻璃罩”来隔绝时代的“侵蚀”太过理想化。如何让非遗回归于生活,回归于需求?想清楚并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活化”。

工商文明留下非遗宝藏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