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专题地图 >专题要闻
两会聚焦: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福建日报
2022-03-06 09:38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如何打造好福建版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福建全国人大代表、住闽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代表委员们表示,福建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在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立足实体 做好做足“新文章”

上月,权威机构发布了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宁德时代连续第五年蝉联全球第一。

作为一家实体制造业企业,宁德时代强大的创新力与数字化息息相关。

“材料创新,本质上是计算水平的比拼,我们持续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化研发平台,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都嵌入电池研发,实现理性设计。”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告诉记者,该平台大大加速了宁德时代在钠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无钴无贵金属电池等新化学体系的研发进程。

“除了开发新体系,我们也通过高通量计算精准定位出全新掺杂元素,将其嵌入传统材料,实现现有材料的全面改性升级,使工作电压、能量密度等指标进一步提升,让传统材料焕发新生。”曾毓群说。

当前,“数实融合”已是“必答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代表委员们认为,助力实体产业已成为衡量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这是福建发展的比较优势所在。年初的省两会,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

在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茂兴看来,近年来,福建新能源汽车、海上风电装备、电动船舶、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体现了福建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做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老产业”与做足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等“新文章”正呈深度融合趋势。

“福建必须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才能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根基。同时,也要在做足福建具有比较优势的‘新文章’上多做创新的‘加法’,赋予实体经济更多高端化、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属性,才能切实提高实体经济的有效供给能力,构建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产业新格局。”黄茂兴说。

立足创新 培育产业“新动能”

“内卷”,是去年的年度热词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在两会期间也谈及企业的“内卷”。

“‘内卷’背后,其实是创新的匮乏。不能通过创新带来新的增量价值,陷入存量竞争,但凡增长停滞,发展放缓,必然会带来‘内卷’!”丁世忠直言,以创新带增量,发现新机遇,开辟新赛道,制造新红利,就“卷”不起来了。

去年9月,安踏在“创新科技大会”发布最新的“氮科技”,引领“新国潮”;北京冬奥会,安踏为12支国家队提供了高科技装备,打破了西方垄断……正如丁世忠所言,创新让安踏领跑行业。

对于创新,安踏始终持开放态度。除倾力建设行业首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在全球建立五大设计研发中心外,还创立了“联合创新研究院”,与清华大学、东华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积极合作。

我省出台的系列鼓励创新举措,也让安踏如虎添翼。

去年,在我省首批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制的“撮合”下,安踏急需的3D打印鞋底关键技术与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吴立新研究员的光固化3D打印技术“一拍即合”。如今,双方正加快技术攻关,力争尽快取得突破。

创新,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集团CEO王晶认为,科技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体制机制创新、观念创新和市场创新。一年来,福建实施“揭榜挂帅”制度,出台破除“唯论文”措施,探索建立首席科学家、科技任务悬赏、事业编制池等一系列创新机制,都很好地诠释了“创新不问出身”。

黄茂兴建议,福建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载体,扩大公共财政对基础研究的科技投入,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性创新中心;同时,加大对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的科技布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立足优势 激发民企“新活力”

参加全国两会的不少我省代表、委员来自民营企业。

“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2019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对福建民营企业提出的要求,至今他们仍视若珍宝。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福建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

去年以来,无论是疫情防控的科技“战场”,还是北京冬奥会的科技“赛场”,福建民营企业都以硬核的科技实力,展现责任担当。

“全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和制造基地就在我们公司。”谈起最近几年企业的自主创新成果,全国人大代表、国脉集团董事长陈国鹰很是自豪。他表示,民营企业不管大小,都要瞄准科技高地,久久为功,把攻克“卡脖子”难题作为使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专精特新”企业一方面可以打破国外对产业链关键节点的技术垄断;另一方面可通过实现小节点的技术突破强化整条产业链。但他们也意识到,我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仍存在研发投入少、市场开拓难等痛点,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数量与发达省份还有不小差距。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科协主席骆沙鸣建议,各级政府要积极开展“专精特新”企业的认定和宣传,引导它们以核心技术或差异化资源立足市场、以客户为中心推动创新、以产品横向延伸和国际化战略实现规模化发展、以进入大企业供应链和政府采购合同渗透市场。同时,通过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培育、收并购国外优质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储备、内部管理、营销渠道、生产能力等方面快速成长。(记者 林侃)

(责任编辑:黄小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