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寒假作业,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也是跨越几代人的共同话题。
[60后、70后]
年过50岁的魏女士,想起当初在山东泰安肥城市小学放假的经历感触颇深,“当时我们没有什么作业。小学放寒假,学校会布置割草、砸石子一类动手劳动的作业,比如将大石头敲碎成一整筐丸子大小的小石子,供学校修路使用,割草喂牛。”
除此之外,她和同学还捡拾废品勤工俭学,玻璃块、铁块等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在开学时送到废品站换取补助生活的零钱。
“70后”沈阳市民李先生说,小学时候的寒假作业就是两本语文和数学练习册,一共30来页,放假前四五天就能写完,同时,老师会布置几篇命题作文,字数要求三四百字,或写人物或写动物或写难忘的一件事,写完后就可以尽情玩耍。
高中寒假,留给很多“70”后印象很深的是,老师都会发一些油印的习题卷子。很多同学都一声叹息,语文、数学、英语各十来份,一个寒假都在写卷子中熬过,满手都是油墨味。
[80后]
说到“80后”的寒假作业,总会联想到厚厚的《寒假园地》大本子和做不完的练习题。网友“溪溪踢薇”说,“小学寒假发两本《寒假园地》,一本语文,一本数学,勤快点两天就能写完,而我总是等到快开学时再加班写,实在不会的,开学第一天赶紧抄……”
“读小学时跟家里人去附近旅游,其实就是去别的县城转转,感觉很‘时髦’,我会把这些内容写进寒假日记。”今年30岁的小赵,是云南大学(微博)历史文献学专业的一名博士研究生,一提到寒假作业,就关不住话匣子,“我们小时候作业做都做不完,学校发放的两本寒假练习册,又厚又重。老师还要发下学期的课本,让我们预习。”
到了高中寒假,留给一些“80后”印象最深的还是堆积如山的作业。“那时一切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从语文、数学、英语,到物理、化学、地理,每门都有作业,一门比一门多。”此外,“80后”的寒假中已经开始有课外补习的记忆,当年一些青少年寒假由课外辅导班填满。
[00后]
现在过寒假的孩子们大多数是“00后”了,随着各地教育部门减负力度越来越大,各地学校学业作业大大减少,可谓是作业负担最轻的一代,他们的寒假开始重视社会实践能力。
今年寒假,济南舜文中学小学部给孩子们准备了“寒假七彩实践套餐”,学生们可以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其中,“绿色行动:手拉手,争当环保小卫士”“青色行动:学当家,争当父母小帮手”“橙色行动:做公益,争当爱心小天使”都颇具时代特色。
对该校4年级学生朱福瑞来说,寒假作业“红色行动”里的写春联、写福字、剪窗花、画年画都十分新鲜,这个春节他要为家人写一副春联。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少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专门报名各式各样的冬令营、特训班,丰富了“00后”们的冬天,也给他们带来了成长的烦恼。在昆明市新迎中学读初二的小磊这个寒假就不得不参加培训班,他的母亲陈女士说,“孩子能过一个高高兴兴、省心省力的寒假当然好,可是爸妈两个人都要上班,报培训班才放心些。”
从“60后”到“00后”,寒假作业从单一变丰富、从玩乐到实践,见证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成为一段时代变迁的中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