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助力,也是实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福建省勇于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有力支持福建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
探索新路径
打造山海特色绿色金融“福建样板”
以试点为引领,探索绿色金融改革新路径。福建充分发挥三明、南平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对福建省绿色金融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厦门申创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已累计推广四批次共31项绿色金融可复制创新成果,以点带面纵深推进改革创新,致力打造具有山海特色的绿色金融“福建样板”,其中三明林票制度改革、南平顺昌“森林生态银行”运行机制获国家林草局推广,“绿色金融+绿盈乡村”服务模式入选2021年中国银行业协会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南平绿色发展集成改革、龙岩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宁德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模式等绿色创新被评为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以制度为保障,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福建省制定了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绿色银行评价方案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省级财政每年给予试验区800万元绿色金融专项经费补助,厦门市设立绿色金融奖补资金对绿色信贷增量奖励0.02%;南平市级整合1亿元资金设立“绿色金融资金池”,与银行合作推出“科特贷”;三明市建立绿色金融风险资金池,与省级财政1:1比例配套经费支持。
以评价为导向,激励绿色金融基础建设。福建省通过制定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考核评价指标,健全试验区评价机制。针对辖区26家主要银行开展绿色银行考核评价,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加大投入、升级服务,兴业银行及国开行、中国银行省分行在2021年全省绿色银行评价中获优秀档。同时,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挂牌设立绿色金融中心、绿色金融事业部等185家绿色专营机构,绿色金融体系逐步完善。
点“绿”成“金”
加码绿色金融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稳步加快绿色信贷投放。至2022年末,福建省绿色贷款余额6097.14亿元,同比增长48.34%,全年新增绿色贷款近2000亿元,创历史新高。通过举办绿色经济重点项目融资对接会等活动,实现产融项目签约总金额逾800亿元,有力推动绿色经济领域一大批重大项目提速建设。重点支持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大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领域的绿色贷款投放力度,至2022年末,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1273.28亿元,同比增长55.19%;清洁生产产业贷款余额186.23亿元,同比增长87.71%,绿色建设贷款余额619.2亿元,同比增长115.5%。
持续拓宽绿色融资渠道。积极开展绿色企业上市辅导工作,通过召开“福建企业银行间市场发债座谈会”,大力支持市场主体发行绿色债券。至2022年末,支持省内18家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融资209.88亿元,全省14家次绿色上市企业实现股权再融资和债券融资(含银行间市场融资)1188.44亿元,2家新三板绿色挂牌企业实现融资2.66亿元。在南平设立总规模200亿元、首期50亿元的福建省绿色发展产业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直接融资等方式,带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厦门设立增信基金绿色子基金,服务中小微企业绿色融资需求,至2022年末,增信基金绿色子基金为149家企业提供信用融资增信211笔,金额5.81亿元。
支持绿色保险加速发展。部署开展绿色保险监测试点工作,依托不同地区的生态禀赋,探索区域特色保险模式。在三明落地全省首单“水质指数保险”并实现县域全覆盖,在南平创新推出“碳汇保”“古树名木保护救治保险”和“种植业综合天气指数保险”等优秀产品。推广“环境污染责任险+第三方环保体检”模式,实现纳入投保范围的环境高风险企业“应保尽保”,为全省800多家企业提供环境污染风险保障超12亿元。
金融改革向“绿”而行
打造绿色金融升级“新引擎”
强化绿色金融“数字化”。在福建省“金服云”平台搭建了绿色金融服务专区、林业金融服务和绿色经济重点项目融资对接等专区,实现绿色金融产品“线上对接、动态管理”,至2022年末,专区已发布产品69个,授信企业6923家,对接融资282.65亿元。推动地方积极探索“绿色+数字”发展模式,厦门开发“厦绿融”数字识绿平台,对绿色融资企业(项目)的识别、认定和服务,至2022年末,入库绿色融资企业170家,绿色融资项目49个,可实现碳减排效益70248.36吨。龙岩搭建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平台,集成了林农信息、贷款产品,实现精准“双向选择”、便捷高效服务,至2022年末,已上线提供58款信贷产品,对接融资1996笔、金额3.43亿元。南平全国首创扶贫碳汇项目“一元碳汇”,将村民碳汇林开发项目产生的碳汇增量,通过微信小程序扫码方式,以1元10千克的价格向社会公众销售,至2022年末,已有10300人次认购6437.7吨碳汇,认购额64万元,惠及林农769户。
推广碳交易“市场化”。依托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构建全省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在20余个国有林场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至去年末,累计成交碳排放权3988.70万吨,成交额10.59亿元,其中林业碳汇成交量391.13万吨,成交额5890.43万元,成交额、成交量居全国前列;福建省碳市场累计完成碳排放权质押25笔,累计融资超4800万元,碳资产管理规模达1448万吨,远期约定回购项目融资金额超1900万元。
探索海洋碳汇交易“规范化”。在全国率先开发海洋碳汇方法学,依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设立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平台,探索开展海水养殖增汇、滨海湿地和红树林增汇、海洋微生物增汇等海洋碳汇交易规则及蓝碳金融创新,落地海洋碳汇收益权质押融资、双贝类海洋碳汇交易等新交易品种,成功实用现数字人民币线上购买海洋碳汇。目前,平台已累计交易海洋碳汇超12万吨。
促进闽台、金砖国家绿色金融合作“深度化”。积极发挥福建省的区位优势,持续深化两岸绿色产业和绿色投融资领域的民间交流。利用各类多边平台及合作机制,推动金砖国家间跨境绿色金融合作,探索绿色金融标准趋同实践,降低跨境交易的绿色认证成本。2022年,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完成了首批2000吨金砖国家的核证碳减排交易,以碳交易为纽带构建福建省与金砖国家地区合作交流的新平台、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