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福州最大养老中心试运营未满月 迎50多位老人入住
“瞧奶奶这精神头,真好!”“先给您量个血压……”14日下午,位于仓山区建新镇金塘路2号的一栋崭新建筑内,94岁高龄的陈发蓉奶奶午觉刚睡醒,就看到了守在身边的一张张笑脸。“我妈开朗多了,她住在这里,我们放心!”看着眼前的景象,陈奶奶的女儿再次感叹。她把自己和家人的感谢,都融进一面写有“国策和谐重养老 德养长寿留余香”的锦旗里。
让陈奶奶和儿女们都满意的“新家”,名叫福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福州市国德老年康养中心)。作为目前我市最大的养老中心,该项目已正式转入试运营。依托“公建民营”的运行模式、医养融合的贴心照顾,打造“幸福百分百”的养老新家园。
“百分百”硬件筑起幸福院
走进康养中心,树木郁郁葱葱,小景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俨然一座精心“打扮”的花园。沿着串联每栋楼的风雨廊前行,一路上不时传来老人家爽朗的笑声、护理人员的轻声细语,下棋聊天、散步健身,一派闲适景象。“试运营还没‘满月’,就有50多位老人入住!”康养中心院长许惠娟告诉记者。
不仅有精心打造的外部环境,“新家”内也处处是惊喜。通过宽敞的担架梯,就进入了居住区。单人间、双人间、3人间、6人间……一个个不同房型,满足了老人多样需求,原木色的家具搭配舒适的床铺、独立阳台、卫生间,看起来颇为大气。
“设施设备适老化、环境空间温馨化,是我们设计‘新家’的原则。”许惠娟介绍,考虑到老人视觉、听觉、触觉的多方面需求,无障碍空间的打造被一以贯之,除了空间的全平设计,楼道内、楼梯上、浴室内,凡是老人经过的空间,都有扶手设置。其中,楼梯扶手为高低双层,浴室内四面墙都被扶手“包围”,轮椅旋转通过的有效宽度也被一并考虑,为其留下充分空间。
园区内,每栋楼的厨房、餐厅、医用电梯等一应俱全。为确保老人们的需求能第一时间被关注,呼叫系统已覆盖每个床位及绝大部分公共活动区域。记者注意到,为方便输液的活动轨道、供氧系统等也都按比例布设。“离床感应装置也会在近期安装,为入住老人提供全方位呵护。”许惠娟说。
“百分百”服务创造新生活
有了完备贴心的设施设备,如何让老人们享受新生活,是该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照养护理人性化、人员配备专业化,正在中心内贯彻到底。
“奶奶您慢点啊!”每天下午3点半,住在国德楼4楼的刘水玉奶奶午觉醒来,都习惯在走廊上走上几趟,但因为视力不佳,所以责任护理人刘迎春都会全程“盯梢”。来回几趟走完,刘水玉奶奶这才安心坐下,和同伴们拉起家常。王凤球奶奶是大家的“开心果”,爱玩一些益智游戏,每天也都有专人陪伴……
谈及这些入住的老人,许惠娟和同事们都如数家珍。为让服务精细化,每位老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化档案,作息习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都被一一记录,由责任护理人落实到位。
来自台湾的许惠娟从事养老工作已有32年,在服务品质上,她有着自己的坚持:“要用‘舒适、温暖、体贴’三位一体的细致化服务,让老人们过上‘有尊严的快乐晚年’。”
全程陪伴、耐心交流,在相处中建立信任……中心内,近200多名员工组成的专业团队“以院为家”。记者了解到,上岗前,每位员工都要进行一系列专业培训、测评,通过情景化教学方式,让服务更精准。每周的考核评比,也督促大家把各项服务做到细致入微。
“百分百”呵护打造新家园
试运营还未“满月”,不少家属就送上满满的感谢。“这一面面锦旗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肯定!”许惠娟说,以5月20日中心正式营业为倒计时,一系列“升级行动”正加快实施。
深度化的医养融合是该中心的一大亮点。记者了解到,除了老人生活用房,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的园区内,还将“住”进一家以老年医学为特色的医院——福州仓山国德老年医院。“除了照料老人们的日常生活,还配备专业的诊疗服务,形成集养老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于一体的医养联合体。”许惠娟说。
这家老年专科医院内,除了有省内三甲医院老年科专家坐诊,还邀请了省内外多位康复科、呼吸科、心内科、五官科的医学专家定期会诊,与康养中心内特设的医养结合部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及时掌握老人们的就医需求,保障其就医“零距离”、陪护全天候。
该综合医院本周就将正式启用,配合正加快搭建的养老服务大数据信息平台、岁月怀旧区、养生瑜伽区等,将为这座养老新家园再添幸福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