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福州新闻
遇见世遗|母亲的太平燕
海峡网
2021-07-13 15:26

母亲的太平燕

沉洲

因为身体缘故,母亲早早病退,回家却又闲不住,终日忙于家务,成为不折不扣的家庭妇女。每到年节,她总是提前几天就悄悄忙开了,荤素搭配,做好一桌菜肴敬祖先供土地公,同时,以吃的名义把儿女们招回家团聚。在这满满一桌家常菜里,从来不会缺那样一碗“太平燕”。

年节当天早上,她会拿出之前买好的白纸包,剪断红色棉线,取出薄如纸张的干燕皮,菜刀切成,3寸的方片,一片片铺上湿毛巾盖好,使之潮润。然后去准备馅料,把水发后的虾仁、干贝和三层肉剁成泥。还有削皮马蹄,用菜刀压扁后再切碎,这样吃起来脆爽。再搁入切碎的葱白,加酱油、鸡精,味儿调得稍重些,因为煮的时候一部分滋味将融化到汤里。讲究的话,母亲会再加入鸡蛋清一起拌匀,增加馅料的鲜嫩与弹性。做完这些,轮到把湿毛巾里软化的燕皮取出,平摊掌心,竹箸挑上馅料,往虎口推,拇指和食指拢起燕皮再顺势一捏,便成了圆头散尾的飞燕形状。包好后的扁肉燕摆放篦子上,隔水蒸到八分熟。我们家煮“太平燕”,都是依传统风味小吃做法,在高汤里加入扁肉燕和鸭蛋,滚沸便起锅装入汤钵,撒上葱花、调入虾油、麻油,提鲜增香。

有时,因为季节不到,马蹄还没上市,母亲会念叨上好久,仿佛缺了一样,便愧对祖先愧对土地公还有我们这些儿女似的。

这道汤料菜深深烙在少年的记忆里,记得,每逢亲戚街坊的婚丧宴席,吃喝过半,鞭炮骤鸣,大菜什锦太平宴跟着就端上了桌,宴会因此进入高潮。这时,整桌人都会放下手中杯箸,等候主人亲临敬酒答谢。其后,你不吃其中的物什不喝其中的汤,长辈们不会多说什么,但那颗白煮的去皮鸭蛋,你就是一百个不情愿,在一遍又遍的敦促声里,你非得吃下去不可。

如今,那大块头的鸭蛋与时俱进成袖珍鹌鹑蛋,作为老爸,我接过母亲的“衣钵”,也开始对女儿苦口婆心起来:鹌鹑就是安全呀!它会带来吉祥平安的。

在闽菜大家族里,“太平宴”算个异数,福州人对它肃然起敬是发自内心的。在100多年的时光里,这种食物从闽北山区传入闽都,在草根小吃位置上坐实,进而跻身中国八大菜系闽菜的大菜之列,地方民俗文化在其间生成了强大的力量。

福州人的扁肉燕,外形和北方话里的馄饨基本一样。这类食物各地叫法不同,四川叫抄手,广东叫云吞,武汉叫包面,江西叫清汤,客家人叫扁食……尽管各有出处和来历,唯有扁肉燕的品质独树一帜,其薄皮是捶打的肉泥与番薯粉反复搓揉而成,被福州人定性为一种“肉包肉”美食。

不知何时开始,扁肉燕这碗汤料菜里,被厨师加入腐竹、香菇、粉丝、鸭胗、蟹肉等配料,最后改变性质的是去壳白鸭蛋。草根食品扁肉燕摇身一变,成了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宴席上的一道大菜,这其间被时光融入了太多内涵。福州方言里,“蛋”即“卵”,鸭卵谐音压浪、压乱。闽地山多田少,自古捕鱼为生和漂洋过海下南洋讨生活者众多,行船海上把“浪”压下去,生活里再除去各种各样的乱,显然便诸事太平。就这样,它又被叫作“太平燕”,而“燕”与“宴”音同,端上桌就成了出入平安、吉祥喜庆的“太平宴”。美好的心愿寄托于饮食文化之中,福州话里有了“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吃太平燕,享全家福”这样一类的说法。

如今,福州扁肉燕的手工制作技艺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获得了很多声誉:中国名菜,中国名点,中国名宴,中国名小吃……

闽都古城南后街是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的中轴街,也是一条商业街,而三坊七巷历来是官绅名士、商贾文人的聚居地。他们对生活精致、奢华的嗜好和需求,成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发展的沃土。

“同利”扁肉燕就诞生于三坊七巷边上的澳门路,一直以来,它都服务于三坊七巷里的大户人家,也是闽都官厨和私厨扁肉燕皮的供应商。

按传统工艺要求,制作扁肉燕必须精选鲜肉,猪肉温热有活性,不得浸泡水中,或入冰柜保鲜,否则,捶时肉会渗水,并在砧台上四处飞溅。一大清早从屠宰场采购回来的猪后腿肉,用高压水龙头冲洗干净后,得像庖丁解牛一般,沿各块肌肉膈膜剔下,忌切断肉的纤维,之后剔筋去膜。一旦搁上了砧台,必须一鼓作气捶打下来,特别是夏天气温高,时间久了肉质会慢慢僵硬,难以擀成薄皮。

未吃扁肉燕,先来看打燕。说扁肉燕是“打”出来的,当然是以偏概全,但也说明捶肉擀皮技术含金量最高。不是你有了工具,想打就能打成的。扁肉燕入口滑不滑,咬起来脆不脆,咀嚼香不香,和这一环节关系密切。所以,菜馆和百姓人家都是从专业打燕店买回干燕皮,自己包馅成菜。

打燕极富表演性,韵律快可以像进行曲,慢起来又似小夜曲。讲究的打燕工具,砧台和木槌是荔枝木做的,其硬实细腻的木质经油脂长年滋润,显出深沉的暗红色。直径50多厘米的砧台面对面各站一人,伸出的食指和中指搁于台案,随时翻转、拨拢打散的肉泥,视情加入适量糯米粉以增黏性。和着彼此的捶击节奏,另一手捶下并借力弹起,起落轻盈。“吧嗒、吧嗒”,木槌捶打赤肉的声音,明亮纯脆而不散,让人恍惚感觉到扁肉燕的脆爽和鲜香。

在“同利”店铺前,很多游客就是在目睹了“打燕”表演后,被吊起口腹之欲,进店来一碗,把这福州味道装入心间,带往世界各地。

大约2斤的猪后腿肉,一锤又一锤,5000次的捶打,肉泥终成胶状,黏稠有弹性。肉泥放上工作台,均匀撒上碾细的番薯粉,边拍打边搓成条状,接着拂去剩余的番薯粉,再擀压成饼。通过一遍遍撒粉、一遍遍碾轧,肉饼渐渐延伸变大。40分钟的时间里,双手不得停歇,唯恐肉泥失去活性。终于,肉泥和番薯粉合二为一,融成一体,形成长10米、宽2米多、厚0.2毫米、重10斤的大薄片。看着光滑油润,嗅之有肉香。若是遇上梅雨天,番薯粉还要放烤箱里烘干才能再用。只要有一星半点肉筋和油脂没剔除干净,扁肉燕皮就会穿孔破洞,前功尽弃。

打好的扁肉燕皮再敷上一层薄番薯粉,自然晾干后,切成3寸见方的长条,折叠起来,便成了干燕皮,包装贮存半年不坏。

坊间有一说:福州扁肉燕,百吃都不厌。除了言及扁肉燕的滑嫩爽脆有嚼劲、汤清肉鲜色晶莹外,它那花招多样的吃法,也功不可没。除了风味小吃的扁肉燕和添料加鸭蛋的太平宴,燕皮还有其他几种吃法。切成丝,高汤烹煮叫燕丝汤;肉泥丸沾上燕丝,滚成圆球状,蒸熟,冲入高汤叫燕丸汤;红酒糟煮燕丝汤,再打入鸭蛋,叫酒肉荷包蛋。今人还有创新,把八成熟的扁肉燕油炸,起锅沾辣椒酱、番茄酱,中餐西吃,古菜今吃,此一味,深得“00后”青睐。

“桌上一窝燕,娘子巧手烹。梁上声已渺,窗外小长春。”传说,写此诗者为三坊七巷的苦读学子,看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感伤时令转换,碗中的扁肉燕已从燕子的形象变成了长春花。这个故事除了衍生出扁肉燕的另一个菜名“小长春”,燕子的形象依旧挥之不去。而栖息不定的燕子给流浪、漂泊他乡的游子带来无限的惆怅。“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子归来寻旧垒”这样的诗句,都是归燕思乡的情结。由于扁肉燕的草根性,在闽都广为普及,它的味道深深嵌入福州人的记忆,它是一道思乡团圆菜,成为漂泊异乡游子一解乡愁的精神食品。

近些年,陈君凡经常被邀请到国外表演中华美食,他说起一个在美国遇上的故事。一位三代前移民旧金山的老中医,年至耄耋,看完他的“打燕”表演,吃了他煮出来的扁肉燕,双手捧住陈君凡的手,老泪盈眶。他操福州话说:我的家就住在三坊七巷,从小听打燕声长大。这是妈妈煮出来的味道。我又回到了榕树下。

母亲已经86岁,一年前就不再自己动手包扁肉燕了。这过年的味道儿,开始感觉缺了点儿什么,让人心头莫名地不踏实起来。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