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重点项目建成落地、一家家创业公司扎根街道社区、一套套文旅产业“组合拳”助推乡村振兴,引来四方来宾……如今,走在长乐航城街道各个机关、工地、社区和村庄,一股“创、拼、闯、干”的攻坚氛围扑面而来。
沙场点兵、百芳争艳。自长乐吹响决战决胜120天冲锋号以来,长乐区航城街道热情高涨,全员冲锋,精准施策,逐项攻坚,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思路、新机制,在攻坚路上找准靶心,扎扎实实跑出航城“加速度”。
一棒交接完毕
即刻开启新征程
如今,在长乐每天都有900多吨的生活垃圾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进两座巨大的机械炉中,经过焚烧,原本让人头疼的生活垃圾不仅可以发电,燃烧后产生的飞灰经过固化处理还可用于路面铺设、制作建材……
这种景象正发生在车里垃圾填埋场改造提升PPP项目中。“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年处理量达54.75万吨,年发电21462千瓦时,基本可以满足长乐区生活垃圾处理需求。”中国节能(福州)环保能源公司负责人王祥宇告诉记者。
这份“满足”来得并不简单。“项目开建之初,征地迁坟困难重重,项目位于各大村庄交接地带,地情、民情复杂,有些还涉及海外华侨。”王祥宇介绍。为了保障项目用地,航城街道干部集结下沉,扎根征迁一线,一户一户上门,一家一家沟通,做足群众思想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最有力的“强心剂”。
项目攻坚期间,作为定点联系人,航城街道三级主任科员陈发平的手机常常一天要拨打20多通电话。采访中,他说那真是一段“紧密联系的时光”。
一棒交接完毕,新的“赛程”又拉开帷幕。车里垃圾填埋改造提升项目、福州吴航钢铁制品技改等项目刚刚竣工投产,航城街道党员干部又投入新的战斗中。目前,郑和中路道路改造工程、奎桥路改造等5个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提速,长乐口腔专科医院、乐信花园等11项重大项目纷纷进入在建提速阶段。
招商+创业
加速打通“内循环”
在航城街道仁辉社区,旧纸壳、旧衣物等废弃物已不再困扰社区和居民。每周,专人上门回收废品让社区里的废弃物有了统一“归宿”。变化正来源于社区发动居民自主成立的再生资源利用公司。
对社区居民而言,生活废品常年堆积在楼道里是件让他们烦恼的事。“居民觉得生活废弃物弃之可惜,又没法及时卖出去,堆放在楼道里,堵塞楼道的同时,既影响卫生,还造成消防隐患。”仁辉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秀清告诉记者。
居民的烦恼该如何破解?仁辉社区召开社区内的商家联盟座谈会,交流中,李秀清将居民顾虑分享给商家,大家围坐一桌热烈商讨。居民黄中平提议成立一家再生资源利用公司,每周定期提供上门回收服务,带动创业又为社区解忧。
提议一出,商家、社区、居民纷纷响应,商家注资、社区宣传、居民主动体验……“在招商中创新,在创新中创业,发动社区力量,打通‘内循环’。”李秀清说。
“此外,我们也发动各地乡贤、在外闽商等多方力量,通过降低成本、以奖代补等方式,从规划、用地、厂房、人才、税收、通信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展示商机的同时,也展示家乡的贴心服务、大好的发展势头,让企业有留下来的欲望与冲动。”陈发平介绍。
如今,街道上下全面开展招商攻坚,招商总任务数8项,9月已有4个招商项目相继落地。在仁辉社区,一家互联网家政公司正加速落地,全力打造十分钟社区服务圈。
厚植创业土壤
擦亮乡村旅游品牌
“第一次来到琴江,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有家乡的味道。”近日,在航城街道琴江满族村,东北小伙方达忙着装修自己的民宿“佐领会馆”。这是一座有上百年历史的古建筑,原为清朝时期的佐领衙门,因年久失修,有些残破。方达看中了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出资将其租下来,并按修旧如旧原则加以修缮,规划成为民宿。
“全村已陆陆续续开办了10多家民宿,酒馆、古玩店、陶艺店也相继入驻,让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村民通过出租古宅,也增加了收入。”村民王世佾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当起“讲解员”。
近年来,琴江村以培育、壮大旅游产业为定位,整合资源,加大力度,相继修复、建成了八旗广场、游客服务中心、五炮神公园等,形成琴江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亮点和特色。
“如何厚植创业土壤,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优势,发展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重点。”陈发平说。为此,航城街道大力加强人居环境整治,让生态美起来,深度挖掘片区文化资源,让资源活起来,加快特色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步伐。
串联首石山自然风光、洋屿村“侨乡文化”、琴江村“满族文化”与爱国侨乡建设,打造琴江满族文化展示馆和“旗营鉴清”廉政展示馆……精准施策,逐节突破,一条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正在航城街道加速形成,一个个乡村旅游品牌越擦越亮。
近期,民宿经营者方达的小宝宝就要出生了。“等孩子出生,疫情好转,我们还会在民宿的基础上发展住宿、餐饮等相关配套,让更多游客体验到全方位的美好生活。”面对未来,方达打算在航城街道大展宏图。
福州日报见习记者 沐方婷 记者 余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