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福州新闻
深耕“绿色+智造” 实现产业链全覆盖 罗源湾钢铁基地加速跑
东南网
2022-08-05 09:18

火热七月,罗源湾绿色高端钢铁基地建设红红火火——

从排放看绿色,闽光钢铁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30%以上,工序能耗指标全部达到行业先进值;从产品看高端,宝钢德盛从生产传统200系不锈钢转型升级研发300系、400系不锈钢,附加值大幅提升;从链条看基地,罗源湾开发区已吸引一批下游不锈钢企业落地,最新引进的叙佑绿色环保抗菌不锈钢管材、管件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年产值达32亿元……

今年以来,在宝钢德盛、闽光钢铁等龙头企业强劲带动下,罗源湾绿色高端钢铁产业基地加速跑,以粗钢生产优势吸引生产用钢企业集聚,逐渐实现钢铁产业链全覆盖。2022年,全县钢铁产业产值预计将超600亿元。

产品定位高端化

近日,宝钢德盛顺利完成下游客户300吨超低碳氮410L不锈钢供货合同。这是宝钢德盛根据客户需求首次试制410L新钢种,产品深受好评。

对宝钢德盛而言,这批产品供货量不算大,但意义不小——拓展了400系高端不锈钢品种,证明了新产线的工艺装备和生产技术能力,提升了团队做好高品质不锈钢的信心和干劲。

过去,宝钢德盛深耕200系不锈钢产品,每吨价格约为8000元,而更高端的300系、400系产品,每吨价格则为1.3万元左右。此外,高端产品可覆盖航天航空、家电汽车等诸多下游应用领域,进入更高价值链。

罗源闽光同样向产品高端化大步前进。今年5月,罗源闽光二期项目全线热负荷试车,标志着新上的H型钢材生产线取得了阶段性突破。

“H型钢是高质量、高附加值、市场急需的型钢品种,主要用于装配式建筑、铁路建设、电力及机械制造等领域。”罗源闽光H型钢生产线负责人童以熊介绍,这条H型钢生产线属于国内先进水平,填补了省内大中型H型钢材生产线的空白,全面投产后将形成130万吨/年H型钢的生产能力,年利税6.5亿元以上。

钢铁企业迈向产品高端化,吸引了对产品品质追求较高的下游企业落地。6月30日,绿色高端钢铁产业基地的强链补链重点项目——叙佑绿色环保抗菌不锈钢管材、管件项目动工建设。该项目主产高端金属管材制品,总投资10.6亿元,预计明年3月投产,将推动钢铁产业提质增效。

生产过程智能化

在罗源闽光H型钢材生产车间里,伴随着轧机轰鸣声,火红的钢坯好似红色“巨龙”,不断被开坯机挤压延长,片刻之后,变成70~150米长不等的H型钢材。记者发现,在整条生产线上,自动喷印、智能集中润滑、智能在线测轴承振动等先进的生产和品检设备密切配合、高速运转,工人却寥寥无几。

“‘智造’已经成为生产线上的主旋律。”童以熊说,“我们加大了对智能制造技术投入,通过对设备进行改进、程序进行优化,不断提升自动化水平,建设了智慧型生产线。”

更智能化的生产线,带动企业迈出更快的发展步伐。罗源闽光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潘建洲告诉记者,公司产能置换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形成炼铁233万吨、炼钢265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200亿元。

记者在宝钢德盛的5G智慧集控中心看到了更多的“无人化场景”:火红的钢坯在生产线上极速通过,现场空无一人;高空中的无人天车,自动接收和执行指令;昔日挥汗如雨的炼钢工人,如今坐在办公室里紧盯电脑屏幕……

这些智能化之变,源于宝钢德盛大力推进的5G+智慧钢铁项目。该项目负责人陈国龙介绍,宝钢德盛联合中国移动福州分公司,瞄准钢铁行业相关痛点,不断推进生产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环境影响低碳化

“大、粗、黑”以及高耗能,是人们对钢铁企业的传统印象。记者实地采访发现,绿色已成为罗源湾钢铁基地的主色调,一方面是因为工厂里绿树成荫;另一方面,是对环境的综合影响越来越符合“绿色、低碳”的方向。

今年2月,随着两块钢一前一后在精轧机组内依次顺利通过,宝钢德盛热轧厂1780产线成功实现双钢同时轧制,成为国内第七家具备该技术的企业。据悉,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节能降耗水平。

宝钢德盛项目在设计建设时,就确立了绿色精品、超低碳排放等目标,大量引进新设备新工艺,优先采用环境污染小、资源能源消耗少的工艺技术。同时,该企业还在厂区建设了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建设装机容量13.55MW,已于4月发电,每年可提供1500万千瓦时电,相当于减少近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期装机容量提高到25.16MW,预计年底并网发电。

罗源闽光也朝着低耗能低排放的方向积极努力。该企业炼铁厂厂长陈旭龙告诉记者,以新2#高炉为例,由于采用了一系列新设备、新工艺,可实现污水、固废零出厂,全部实现内循环,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30%以上,清洁运输方式比超90%,工序能耗指标全部达到行业先进值。

此外,新落地的福建沪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钢铁渣粉项目,作为钢铁生产企业的配套,将对方产生的钢渣、镍渣进行回收提取,金属由宝钢德盛等企业收购,其余尾渣制成水泥原辅原料,做到钢铁产业固体废物“吃干榨尽”,促进园区绿色循环发展。

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刘其燚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