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福州各社区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这一传统佳节。
4日上午,在晋安区王庄街道砌池社区世欧王庄四区,一场热闹的居民包粽子比赛让小区充满了欢声笑语,淡淡的粽叶香和富有烟火气的市集活动,揭开了今年端午活动的序幕。
一条长桌上摆放着粽叶、糯米、蜜枣等食材,在台下的加油声中,选手们走上舞台,胸有成竹地卷粽叶、填糯米、封口、捆绑。一双双巧手将零散的食材很快变作了饱满可爱、造型各异的粽子。
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艾蒿、赛龙舟、投五毒……端午是最富民俗特色传统节日,也是邻里亲友联络情感的重要载体。现场,主持人和居民共忆端午传统习俗,重温端午背后的历史典故、节日习俗和人文精神。现场还设置了端午习俗文创市集,开展中医义诊和劳动保护、普法宣传等。
4日上午,马尾罗星街道培英社区热闹非凡,“端午安康行 义诊送温情”端午主题活动举办,居民们一起包粽子,提前庆端午。
活动现场,为了给即将走上高考考场的学子们加油鼓劲,培英社区联合共建单位给高三学子送上寓意“高中”的粽子,并向高三同学们送上祝福。
在马尾快安片区共享职工之家,马尾镇总工会4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巧手做香包 浓情过端午”主题活动。活动邀请中医开展公益讲座,在随后举办端午民俗体验活动中,职工们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动手制作香囊,在创意碰撞中增进了彼此了解和友谊。
4日上午,仓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仓山区传统文化促进会,在仓山区培智学校举行“欢乐‘粽’动员 ‘培’你悦端午”——仓山区公共文化校园行非遗进校园活动,带领孩子们了解端午习俗。
培智学校是仓山区唯一一所承担该区智力障碍等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一起动手制作鼎边糊、包粽子,体验点雄黄、刺五毒等端午传统习俗,参加龙舟模型制作和游园活动,度过了一段欢乐的时光。
近日,“粽情相约满铺前,邻里连心话端午”台江区洋中街道2024年“我们的节日·端午”暨“节日感党恩 共话新时代”主题活动在群升御园举办。
活动现场,男女老少同台竞技,开展包粽子比赛。冠军许女士开心地表示:“感谢社区举办这样的活动,让老年人有表现的舞台。”
当天,台江第三中心小学的红领巾志愿者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表演。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平安建设、移风易俗等主题宣传点位。
活动后,志愿者带上包好的粽子开展爱心慰问走访活动,为辖区内的孤寡、空巢老人送上节日问候和祝福。(记者 朱榕 颜澜萍 欧阳进权 王玉萍 通讯员 江超云 丁林怡)
新榕语丝
这才是生活的“仪式感”
福州是个十分注重“仪式感”的城市。
从端午前一个月,福州的内河就热闹起来,龙舟训练和比赛,吸引了岸上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人群。为此,浦下河龙舟公园还专门建起看台(见福州日报4日8版),让更多市民能够近距离参与到节日的激情中。端午前夕,各社区、乡村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包粽子、点雄黄、挂菖蒲……各种仪式热热闹闹地持续好几天。这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亲情和邻里关系的纽带。
曾几何时,秋天的第一杯奶茶、999朵玫瑰、520元或者1314元红包等等,成了“仪式感”的代名词。在消费主义的裹挟之下,“仪式感”被精确量化,在多数时候与金钱挂钩,变成了索取的一种借口,失去了节日原有的意义。
生活的“仪式感”,不在于消费,而在于参与;不在于索取,而在于付出;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亲情。如果你注重生活的“仪式感”,不妨在端午节亲手包一包粽子,在除夕准备一桌家宴,在拗九节回家看望老人,而不仅仅是在手机上点击接收红包。(金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