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福州新闻
曾入选全国经验做法推广清单 福州湿地生态修复红树林3590亩
福州晚报
2024-07-26 09:31

曾入选全国经验做法推广清单 福州湿地生态修复红树林3590亩

罗源县松山镇北山村的红树林海岸公园。

7月26日是第九个“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简称“世界红树林日”。25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目前全市已超额完成互花米草除治后湿地生态修复约4600亩,其中包括红树林3590亩。

福州经验”入选全国推广清单

“眼前这一片,原来密密麻麻都是互花米草,现在已经种满了红树。”25日,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互花米草是沿海一带常见的入侵物种,生长极其霸道,严重挤占了红树林、水鸟、底栖生物等的生存空间,加速了湿地生态破坏。

经过多年探索,湿地保护区摸索出了一套治理方案:科学除治与生态修复齐头并进。其中,红树林被列为生态修复的“主力”,得到大面积扩种与细心管护。工作人员介绍,种下红树林后,湿地生态更稳定,能引来更多候鸟觅食、嬉戏。

由于成效显著,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治理和(红树林)生态修复经验入选了国家发改委“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及经验做法推广清单”。

福州修复红树林3590亩

目前,北至罗源湾、闽江河口湿地,南至福清湾、兴化湾,全市920公里的海岸线上,一座座“海上森林”生机勃勃。

在福清市海口镇斗垣村,海岸潮间带的上百亩“海上森林”生长旺盛。斗垣村的红树林种植始于20世纪90年代,如今已经连片成林,树高三四米,最高达6米,林内物种众多。

自2022年底,福清市在城头、海口、江阴、龙田和新厝等5个镇结合互花米草除治开展生态修复,其中红树植物种植已经达到1407.5亩,今年还将持续种植。

罗源县松山镇北山村的红树林海岸公园,是福州境内连片面积最大的人工红树林,也是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成功典型。北山村曾经被互花米草严重入侵,2012年起清理互花米草、种植红树林。经过10余年的养护,红树林如今连片成林、枝繁叶茂。在此基础上,北山村开启点“林”成金的乡村振兴探索,打造了福州首个以红树林为特色的主题公园。

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超额完成互花米草除治后湿地生态修复4569.5亩,其中包括红树林3590亩。今年将持续推动剩余1803.5亩修复任务,福州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将逐步得到改善和提升。

根据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与福建省林业局共同编制的《福建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到2025年,福建将营造红树林10125亩,修复现有红树林8250亩。

一株红树堪称一幢“生命合住的楼房”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独有的植物群落,素有“护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海洋绿肺”美誉。由于涨潮时被海水部分淹没,仅树冠露出水面,故被称为“海上森林”;有时完全淹没,只在退潮时才露出水面,也有人称之为“海底森林”。

红树林并非单一物种,而是包含许多种植物。作为生产力最高的“四大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为许多动物提供了安全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一株红树堪称一幢“生命合住的楼房”:顶层是鸟雀的落脚处,树叶和树干上栖息着蝴蝶、甲虫、蜘蛛,螃蟹、贝类寄居在根部,掉落的枝叶、盛开的花朵、成熟的果实则是寄住者的食物。鸟、鱼、蟹、贝类和浮游生物围绕着红树发育和生长,组成了生生不息的食物链。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每年7月26日为“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以加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重要意义的意识提升,并推动制定可持续管理方法。目前,全世界红树植物种类超过80种,而我国则有红树植物37种。(记者 徐文宇 陈木易/文 包华/摄)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