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复村
“红色小上海”展馆
东南网7月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徐士媛 通讯员 陈天长 文/图)长汀,这座位于福建省西部的小城,在历史上曾是革命运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被誉为“红军故乡、红色土地、红旗不倒”的“三红”土地。
遍布城乡的红色遗址是长汀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漫步长汀小城,犹如翻阅一部厚重的革命历史书卷。
在长汀中心城区,有一闹中取静之所——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如今也是长汀县博物馆所在地。院内建筑古朴、环境幽静,两侧古树根深叶茂。
暑假到来,一群穿着长汀一中校服的学生开启了博物馆之旅。
在红色文化中浸润心灵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孩子们来到博物馆正中央大堂。这是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召开地,大堂仍保留着那时的场景。大会宣告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的铿锵之音似乎穿越时间,回荡耳边。穿过大堂,众人来到瞿秋白关押处。瞿秋白在此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时间,院中存活至今的石榴树是这段历史无声的见证者。讲解员说道:“瞿秋白在这里关押了41天,他没有出卖党。每当鲜红的石榴花缀满枝头时,人们总会想起瞿秋白高风亮节的品格。”
长汀县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戴玉珠介绍说:“博物馆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场免费讲解活动,节假日以及‘博物馆日’这类特殊节点会举办文艺演出,还会结合当地红色资源不定期策划临时展陈。”
活动丰富了,附近的居民更愿意到博物馆逛逛,听讲解,看展陈,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馆内人头攒动,既有背着大包小包的外地游客,也不乏穿着当地学校校服的学生,以及坐在院中古树下闲聊的本地居民。
长汀一中的初二学生小陶已经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来到博物馆了,他和朋友常相约来逛,每次来都能收获新的体验。在数个展馆中,他最喜欢的是“红三十四师征战史迹陈列”。他说:“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红军在绝境中顽强奋斗的精神激励着我,学习坚持不下去时我就来这里重温红军精神。”
博物馆还以“六进宣传”的方式,使红色故事和展览展陈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军营、进乡镇、进厂矿。因此,在长汀,无需走进博物馆,市民便可沐浴在红色文化当中。
博物馆自15年前开始培养“红领巾讲解员”。去年起,为了满足群众日益旺盛的红色文化需求,博物馆开始在全县小学内选拔“红领巾讲解员”。7月1日,又一期长汀县博物馆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开班,“红领巾讲解员”队伍迎来了25名新成员。仅今年,博物馆便培训了67名“红领巾讲解员”。
一批又一批“红领巾讲解员”就像星星之火,只要他们一站定,便能吸引周围群众的目光。来自东区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黄芸玲,前段时间刚在学校内开展了一次红色故事宣讲。她说:“讲红色故事是我们同学间的新时尚,身为‘红领巾讲解员’,我很自豪,我想把红色故事说给更多人听。”
探索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革命先烈多、红色故事多、红色遗迹多是长汀红色文化的特点。
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被称为“红军长征第一村”。近年来,中复村围绕红色旅游主线,将红军桥、红军街、观寿公祠、松毛岭烈士纪念碑等串点成线,发挥“集群效应”。
进村第一眼便见红军桥。廊桥的木柱上有一道离地1.5米的清晰划痕,这是红军招兵的身高门槛。讲解员钟鸣说,先后有2000多人走上这座桥,而最后回村的仅6人。
走过红军桥便来到红军街。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成立了各式合作社,为红军提供物资补给。如今再踏上这片鹅卵石铺就的街道,可见“支援前线”“节省粮食供给红军”等标语。
红军街的另一头连着观寿公祠。观寿公祠白墙黑瓦,飞檐翘角,松毛岭战役的红军总指挥部便设在此处。观寿公祠旁立着一块石碑,上刻“红九军团长征二万五千里——零公里处”。1934年9月30日,刚下战场的红九军团在观寿公祠前举行誓师大会,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重走旧址后,更多的沉浸式体验项目还在等待游客开启。长汀的红色旅游项目,不仅能听能看,还能玩,致力于向游客奉上一场全方位的享受。
在红军生活特色体验营穿上红军服,体验红军急行、打靶的日常生活;在VR体验馆扛起装备,化身松毛岭战役中的热血战士;在沉浸式演艺厅欣赏凄美壮丽的《松毛岭之恋》,感受客家儿女为国献身、为爱坚守的执着……据了解,中复村现在每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凤凰已飞上枝头,长汀仍养在深闺。”这是当地人以前对长汀的看法,而今,长汀正迈步新征程。当地居民在触手可及的红色文化中浸润心灵,八方游客也被红色魅力所折服。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在长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团队共有7306批次93.29万人次。长汀县委宣传部部长邹建佳表示,下一步,长汀将积极申报2024年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让红色旅游成为长汀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