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游客慕名来到千年古刹泉州开元寺,却遭遇职业乞丐的纠缠。记者走访发现,在中心市区多个地方聚集着不少乞讨者。报道后,职业乞丐煞风景的问题引发广大市民的共鸣,大家呼吁,有关部门该管一管了。对此,有关部门又有何说法?
部门 职业乞丐都是“老熟人”
昨日,记者来到泉州市救助管理站。“那些职业乞丐都是‘老熟人’。”该站蓝站长告诉记者,目前市区有数十名来自河南、安徽等地的职业乞丐,有老人有妇女。他们故意穿着破烂,利用市民的爱心骗取钱财。工作人员向他们提供救助,却遭到拒绝。
近几年,从假扮学生的乞讨者到抱小孩乞讨等,乞讨人员的乞讨手段不断翻新变化,部门对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始终处于尴尬的境地。据悉,今年截至11月5日,我市共救助受助人员4827人次,其中男性4305人次,女性522人次。然而,这个受助群体中,职业乞丐接受救助的却少之又少。
蓝站长坦言,现行的救助制度,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进行劝导,对职业乞丐没有强制力,很多职业乞丐根本不愿意到救助站。“有些人多次被救助、教育之后,还是继续乞讨,所以,我们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循环过程。”
尴尬 多部门交叉谁也管不了
“最让我们头痛的就是职业乞丐。”蓝站长表示,近年来职业乞丐日益增多,是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的主力,恶意骗站、跑站、闹站现象时有发生,救助站应对职业乞讨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和依据。
“我们只能劝导,没有执法权。”蓝站长说,目前救助站对职业乞丐无计可施,需要公安、城管等多部门协调配合,救助站只能对沿街乞讨的乞丐进行劝导,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城管部门则只针对乞丐的占道经营行为;对于乞丐强行乞讨的行为,只有公安部门才有执法权。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鲤城民政、公安和城管等部门曾多次组织联合行动,但因为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结果是职业乞丐聚集景区、车站乞讨的乱象并没有得到改观。
声音 不能放任破坏城市形象
“希望有关职能部门能管管,别让职业乞丐破坏了我们城市的形象。”不少网友在本报官方微信中留言表示,特别是在名胜景区,职业乞丐聚集,确实有伤公众善良之心,不得不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市民王先生经营一家外贸公司,经常接待外国友人,但每次在重要城市窗口处遇到职业乞丐,这让他很郁闷。“这些职业乞丐目前的状态就是没人来管。”他表示,对于开元寺、关帝庙这样的城市窗口必须劝离职业乞丐,这需要各部门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政策,明确民政、公安、卫生、城管等相关部门的权责,加强协调配合,防止部门之间推诿扯皮。(记者 张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