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闽南新闻 >泉州新闻
泉州市人大代表探索服务方式 把邻里中心建成社区居民第二个“家”
泉州晚报
2022-12-21 15:42

冬雨绵绵,在鲤城金山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几位老人或阅读书报,或泼墨挥毫。自年初邻里中心建成投用以来,这儿俨然成了社区老人、孩子的日常“打卡”地。

这也是市人大代表、金山社区党委书记曾玉云曾勾勒过的社区“邻里中心”的模样——以群众步行可达的一公里左右为服务半径,服务6000户以内,为居民就近提供卫生、养老、文化、亲子等公共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远亲不如近邻’重要理念。社区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平台。”常年扎根基层一线,在曾玉云看来,推进“邻里中心”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为打造平安祥和、文明和谐、服务优越的新型社区打下良好基础。基于此,2022年市两会期间,曾玉云提交了《关于探索推进社区“邻里中心”建设的建议》。

城市治理“最后一米”在社区。今年以来,泉州扎实推动“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金山社区也积极行动起来。曾玉云介绍,过去,社区各个服务功能区相对分散在社区的不同地方,启动“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以来,金山社区借鉴莆田等地的做法,对各个板块进行资源整合、拓展及标准化改造,进一步做好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6项优质服务功能配套,打造步行“15分钟便民生活圈”。

“金山社区是典型的6199社区,老人和孩子占比较大,但社区的教育资源优势显著。”曾玉云告诉记者,针对这一特点,金山社区依托已有的“党员街巷长”品牌,在巷长工作室建立“邻里服务站”,在文化休闲场所因地制宜叠加“古城”“世遗”“非遗”等元素,构建文化小广场、非遗小屋等闽南文化和非遗文化传承平台,邀请辖区内的名人和非遗传承人,为居民提供闽南文化、非遗传承体验服务。此外,社区还依托第三方培训机构,建立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兜底、医养结合的养老托幼服务体系。

除了加大力度推进所在金山社区邻里中心建设,曾玉云还及时关注全市“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情况,“各地立足本土打造了一批群众喜爱的特色服务品牌,致力把邻里中心建成了社区居民的第二个家,不仅成为一公里‘服务圈’,更成了推动居民自治、社区共治的一公里‘自治圈’和‘共治圈’。”

据悉,今年以来,泉州围绕深化拓展“1+6+X”模式,对原有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将各级职能部门服务资源、工作力量下沉到群众家门口,着力打造群众身边“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229个“党建+”邻里中心,加快补齐了政务、养老、托幼、教育、健康、文体、生活等短板,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泉州晚报记者 颜雅婷)

(责任编辑:唐秀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