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4月7日讯(闽南网记者 梁政 通讯员 黎斌 林嘉欣)竹笋常常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眼下正是吃春笋的好时节,不过医务人员提醒,春笋虽美味,却并非人人适合吃,且食用时有不少讲宄。
家住漳州市区的郑女士一向对竹笋情有独钟。3月30日,她的好友从老家给她捎了一大袋春笋。接下来,欣喜不已的郑女士每天都变着法子吃起了各种“春笋宴”,包括油焖春笋、香菇春笋、春笋炒肉片等……
在郑女士“消灭”完最后一碗春笋后,意外情况发生了,她的胃部开始“报警”:起初,她只是胃部有些轻微的疼痛,后来症状逐渐加重,同时胀气难忍。4月6日到第909医院一问诊,并结合检查报告,得知是连续进食春笋惹下的祸,险些导致了胃穿孔。
第909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黄东介绍,春笋乃寒性食品, 且粗纤维含量较多,易使胃肠蠕动加快,所以患有消化性溃疡、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慢性肠炎的人群最好不要食用,否则容易使病情加重。此外,过敏体质的人吃竹笋时要格外小心,可先少尝一点,如有过敏反应,应马上停止。再者,有泌尿系统疾病和结石的人也要少食用竹笋,这是因为竹笋中的草酸盐易与其他食物中的钙质结合成难以溶解的草酸钙,从而导致病情加重。
借此机会,黄医师建议市民,在进食新鲜竹笋时不宜贪多,每餐最好不要超过3两,为减少竹笋中草酸的摄入量,食用时前可先用开水煮一会儿,再搭配其他食材烹饪,既能高温分解大部分的草酸, 又会使菜肴无涩感,味道更加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