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揭秘美国疏解非首都功能:五角大楼为何不在华盛顿
2015-07-23 09:58
新华通讯社

近日,北京市政府加快通州成为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疏解非首都功能,更合理地规划城市的布局,这是许多国际大都市曾经历或正在进行的。

比如华盛顿特区,承担着美国政治文化行政中心的作用。历史上,美国联邦政府也曾因为行政机构增多,华盛顿特区承载能力有限,将一些行政机构建到特区以外,最著名的就是五角大楼。

在华盛顿特区内,基本没有工业企业,商场也不多见。这是1791年建都规划时法国设计师朗方的设计初衷。城内大部分的面积被留给了政府机关、城市绿化和公共建筑,留给居住用地的空间很少。因此在华盛顿工作的人大多住在华盛顿市区的周边,也就是俗称的“大华府地区”。

然而,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设计师郎方给美国政府部门所留下的空间时隔百年也显得不是那么富余了。美国国会在1952年通过了《首都规划法》,1962年正式提出公元2000年的首都地区规划方案。该方案以城市为中心,向外伸出6条放射形轴线。沿轴线分散城市的功能和建设项目,布置一批规模不同的卫星城镇或大型居住区。同时在1957年,就成立了大华府地区的统一管理协调机构——华盛顿大都市区委员会,主要负责协调区域内的环境、安全和居民通勤等问题。

1941年,为了满足白宫的人员需求,美国国防部的前身“美国战争部”让出了其在白宫旁的办公楼,24000名员工只能栖身于17栋遍布华盛顿特区的办公楼内,工作通讯不便。

为应对即将展开的对德日作战,美国军方急需建造一座能容纳四万名员工和一万辆车辆,同时还得满足华盛顿特区统一规划不得高于四层的新办公楼。于是军方把目光投向了与华盛顿特区只有一河之隔的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郡。刚刚淘汰的华盛顿-胡佛机场和农业部持有的大片试验田便成了建设新军部的最佳选择。1941年9月11日五角大楼破土动工,仅用了16个月就完工。

现在每天约有23000人从大华府地区各地来到五角大楼上班,国防部的外迁既给员工提供了宽敞便利的工作场所,也避免了为华盛顿本已高负荷的通勤运输“添堵”。(记者祁星;编辑陈丹;配音刘轶芳;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返回顶部
手机站 海峡网
m.hx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