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网传上海惊现“水上群租村”,60余艘船,住了200人。照片倒颇有些画意,绿水绿树旁,靠着一长排的船屋,白墙面,有门窗。有人感慨河上生活,辛酸无奈;却也有人说,以船为家,快意自在。循着线索,4月初记者追到普陀、宝山交界,靠近桃浦镇一侧,在南大路一号桥上朝下看:新槎浦河上,果然一长排的“水上人家”。船上的居民和附近的村民心底都明白,这都是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三无”船,东躲西藏了十多年,总要拆掉的。
他们与新中国成立之前苏州河上的船民无关,当年一个船棚,要挤进几代乃至几户贫苦人家;他们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太湖渔民的船屋不同,当时的船民,父母随船生产,带着子女靠岸读书; 他们和上世纪90年代苏浙沪的内河航道的运输户也有所区别,当年的船是用来运送建材和粮食入沪,而眼前的船早没了发动机,船体成了违章搭建的“地基”。与数十年前类似的是,船上居民的屎尿和垃圾,依旧“顺便”到了河道里;可近些年来,上海的河浜早换了模样,脏水少了,生态景观和抗洪排涝功能更被注重,船已渐渐减少。
这几乎是上海最后的船屋了。4月17日下午15时余,记者目击了拆船——拖船将一艘“三无”船拖至河边,岸上挖掘机伸展巨手,直接将水泥船举到岸上,翻个底朝天,几下便彻底拆解。近些日子,陆续有违法船屋被拆除。上海正在动真格,铁腕治水。
记者追踪,发现这批上海最后的“船屋”,某种程度上也是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