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球科技巨头和“百年老店”,无一例外都是创新的推崇者。当下,创新在很多行业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曾经,评价一家商业银行是否强大,更多看资本金、资产规模、客户体量、长期业绩等指标;如今,“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大幅提升,银行业呼唤更多突破性创新。作为年轻的国有大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不仅将创新基因深度融入到全行的战略布局、经营思维、企业文化中,更追求创新真正落到实处,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提升。这样的特色化创新,洞穿了创新的本质,也更有行业借鉴价值。
打造新的“发动机”
一家公司如何看待创新,决定了这家公司的未来。在银行业,创新已经成为经营变革新的“发动机”。一是数字化发展进入深水区,从战略到业务一线都需要创新动能的持续注入;二是破局同质化发展模式需要创新;三是客户需求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为客户创造价值,银行需要提升创新能力。如何解决创新难题?这需要超前的战略眼光、不断用创新全面武装自己,才能实现战略上的强力布局。纵观银行业,不乏推崇创新的代表。邮储银行就是这样一家银行。从邮储银行的愿景、目标、企业文化等可以发现,“创新”两个字无处不在。在战略愿景中,邮储银行注重“创新驱动”;在经营理念上,邮储银行坚持“洞悉市场,先行一步”;在价值观里,邮储银行提倡“拥抱变化,持续创新”。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2022年年报(下同)
如何打造创新引领能力,保障基业长青是一大行业难题。邮储银行给出的答案是,“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能力、营造创新文化,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首先,是找准自身的市场优势。凭借自身的资源禀赋,长期深耕“三农”和小微市场,邮储银行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同时,庞大的零售客群,与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使得“创新”能够给邮储银行带来新的动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其次,邮储银行响应新时代对新金融的呼唤,沿着“5+1”战略路径,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生态金融、协同金融、产业金融、绿色金融,将风险合规贯穿始终。找到了自身的竞争优势,邮储银行还用“创新”强化能力建设,通过顶层设计、逐级宣贯、试点推进,逐步建强专业核心、体系支撑、协同整合、科技助推、机制驱动、创新引领“六大能力”,打造了乡村振兴、中小微企业、主动授信、财富管理、金融市场五大差异化增长极。
此外,要成为创新的引领者,更离不开其强大的创新文化基因,通过内部改革形成适配数字化的组织结构不可或缺。“一个优秀的银行一定是‘哑铃型’的组织架构,就是总部很强、后台大,前线也大,服务客户的人很多,这是理想的大型银行组织架构模式。”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称。近年来,邮储银行一直在推进哑铃型结构组织变革。一方面,把大量的事务性作业批量集中在总部,用人工智能来代替宝贵的人力去处理这些工作;另一方面,不断精简省分行和二级分行的部门及人员,压缩中间层。刘建军认为,在二级分行机构改革中,当做服务、做营销、“打粮食”的人员占比达到50%的时候,银行对市场拓展能力、价值创造能力会有很大的跨越。当前邮储银行这类人员占比在30%左右,这是邮储银行推进市场机制改革的一个目标。随着创新战略的深度融入,强大的战斗力也水到渠成。“我们将把‘创新’放在首要位置,从现代商业银行底层逻辑出发,把创新融入邮储文化的血脉,使其成为打破同质化竞争的破局之道,让百年邮储在新时代焕发磅礴动力。”刘建军在邮储银行2022年年报致辞中称。截至2022年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75%;负债总额13.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29%。14万亿的邮储银行,正在通过创新驱动这艘大轮,驶入更宽阔的航道。
构建差异化“增长极”
曾经有一种“大企业不创新”的误解,认为大企业守着固有强大的市场,做出变革现状的创新更难。其实不然。在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看来,规模并不是创新的障碍,真正的障碍是现有企业本身的运作,特别是现有的成功运作方式。“每一个组织为了生存都必须进行创新”,“所有组织必须做好抛弃现在所做一切的准备”。德鲁克直言,创新要“着眼于贡献”,做出开拓性的、有创意的贡献;创新一定要“着眼于明日”,绝不可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着眼于明日”“着眼于贡献”的创新标准,同样适用于银行业。具体来看,银行的创新能力包括了业务创新能力,能够把握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在产品服务推陈出新,勇于打破传统思维的禁锢;科技创新实力,带来高效率及高转化;管理创新能力,任何一家银行的未来发展,都需要自上而下激发创新能力。全面而强大的创新能力建设,正是邮储银行前进的方向,包括了全面提升风险引领能力;全面创新变革客户服务方式,加强产品服务创新,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以效率为指引、科技为支撑变革经营体制机制,坚定推进集约化改革,全面提升管理效率。“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邮储银行在五大差异化增长极上面下功夫,加强主动式创新发展,在同质化竞争中突围。首先是让普惠金融、乡村振兴与小微金融等传统业务板块焕发新生。在坚持做“三农”金融主力军的过程中,邮储银行坚持“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一条主线”,将数字化深度融合在发展“三农”金融业务当中。为解决农村信用问题,邮储银行结合“三农”业务中的熟人模式,通过科技赋能建设了行政村可视化管理平台,再加上成立一支由关系客户经理、管村客户经理和风险员组成的“铁三角”管理团队,信用村模式迅速推广。截至2022年末,邮储银行建成信用村38.35万个,评定信用户超千万户。在小微金融方面,邮储银行通过构建“5D(Digital)”体系,强化小微金融服务专业核心能力。截至2022年末,邮储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8万亿元,在客户贷款总额中占比超过16%,稳居国有大行前列。其次,在邮储银行差异化创新发展的五大增长极之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其提出的“主动授信”模式。如何理解主动授信?这是邮储银行对存量客户深度经营,“把主动授信变成触达客户的‘金手指’。”在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为了精准触达4亿存量农村客户,邮储银行通过后台的交易数据,叠加工商、税务以及社保等外部数据,再加上农业农村大数据来做辅助,测算出农户的授信额度,再通过短信、手机银行App、电话等方法触达。主动授信的效果是明显的。2022年9月,邮储银行启动主动授信以来,为1000多万农户、个体工商户测算了预授信额度。截至2022年末,邮储银行零售业务主动授信名单库规模已超7000万人,累计授信超500亿元。三是财富管理。邮储银行始终坚守一流大型零售银行战略。截至2022年末,邮储银行服务个人客户超6.5亿户,个人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10%,占营业收入的70.28%,同比提升0.68个百分点,零售贡献度领先同业。财富管理正在成为邮储银行一大新的增长极。“以AUM为纲”,邮储银行制定出台了《邮储银行财富管理三年行动方案》,目标是争取早日跻身国内财富管理银行第一梯队。随着客户分层服务完善、手机银行8.0版本上线,都为邮储银行差异化、特色化服务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截至2022年末,邮储银行个人客户资产(AUM)13.89万亿元,同比增长10.83%;VIP客户数4735万户,同比增长11.07%。最后一个增长极,是金融市场业务。邮储银行打造了金融超市、票据集市、投资投行、专精特新四大生态场景,建立了强大的同业市场优势。值得一提的是,邮储银行坚持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秉承开放银行、生态银行、数字银行、科技银行的理念,成功上线运营“邮你同赢”同业生态平台,为同业客户提供多产品多层次综合金融服务。2022年,该平台已上线融资交易大厅、票据交易大厅和基金交易大厅,平台签约客户数超过1100家。通过主动创新实践开启了差异化经营模式,邮储银行在落实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增进民生福祉中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在建设一流大型零售银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数字化打开更大想象空间
谈创新离不开数字化。数字化转型亦是未来银行立于引领者位置的关键。从金融科技投入与人才实力看,大型银行更具有科技创新的能力与优势,打开了银行未来发展的巨大想象空间。2022年,邮储银行以“十四五”IT规划为引领,深入推进智慧、平台、体验、生态和数字化“加速度”(SPEED)科技战略实施,为推动全行数字化转型做好科技支撑。
在科技和人才投入上,邮储银行力度进一步提升,2022年信息科技投入106.52亿元,同比增长6.20%,占营业收入的3.18%,总行IT队伍增加至4294人,全行超过6300人。敢于突破,勇于主动创新,换来了多个金融科技项目实现新的行业引领。这一年,邮储银行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建设收官,是大型银行中率先同时采用企业级业务建模和分布式微服务架构,高峰可提供每秒6.7万笔的处理能力,满足未来10年邮储银行的业务发展需要;同时,新一代公司业务核心系统首批次投产成功。以四个“新一代”、十大项目群、100项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邮储银行不断加强企业级共享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敏捷研发,探索“派驻式” “嵌入式” “项目式”三种敏捷项目管理模式。2022年,邮储银行330项信息化工程投产上线。此外,邮储银行还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方面,创新技术应用;构建“平台+能力+应用”的金融科技创新格局。如何将金融科技落实到最终的创造价值上,是检验银行金融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准。这方面,邮储银行尤为注重提升科技“强心”效果。在零售金融创新方面,2022年邮储银行以全新的架构、全新的设计、全新的交互升级了手机银行8.0,不断突破行业的创新边界,如为客户提供8年资金明细查询,并设置了青春版、三农版、大字版等多个版本等。在公司金融方面,上线推出企业手机银行,优化信贷业务平台,创新“原子能力库+业务场景编排”开发模式,线上化小微贷款产品余额1.12万亿元;搭建开放、多元化的场景生态平台服务乡村振兴。邮储银行的金融科技创新,已经跑出了“加速度”,全面推动该行的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
更深底蕴、更年轻化
当大部分金融服务趋于线上化、数字化,如果不能构建差异化、有生命力的企业品牌形象,银行便会被淹没在同质的产品中。
对于银行业而言,企业品牌形象的重塑其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反应的是一家银行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需要银行去持续耕耘。一方面,银行需要借助更好的产品与客户服务,打造专业且有温度的品牌形象,从而获得各类用户的认可,让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在银行内部,银行业也需要通过组织变革将品牌上升到企业文化、员工思维的高度,赋予品牌形象更多厚重感。致力于把创新刻入“基因”的邮储银行,已将品牌创新理念融入到了一点一滴的工作中,以年报为例,邮储银行通过个性化的排版设计,体现了这家银行追求简洁与细节的品质;每年年报都以该行员工作为封面,更是体现了邮储银行把员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还将创新深度融入经营理念和日常经营中,重塑自身的品牌形象、企业文化和市场价值。如果要总结邮储银行构建的新的品牌形象,那就是“底蕴、年轻及创新”。中国邮政储蓄可追溯至1919 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构建了邮储银行深厚品牌“底蕴”的根基;成立于2007年的邮储银行,拥有年轻化经营的勇气与气质;全面的“创新”发展战略也将带来新的品牌蜕变。正如在经营理念、战略愿景、价值观中都包含了创新,邮储银行的创新已经渗透到从上到下每一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随着员工的创新、数字化意识不断提升,创新的力量,在未来某一天一定会从量变到质变。邮储银行更大的爆发力正在酝酿中。3月29日,邮储银行发布了公告,完成了450亿元定增,中国移动全额认购持股比例达到6.83%,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邮储银行与中国移动一起,有望构建起“通信+金融”的生态圈,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生态循环形成。同时,邮储银行近4万个网点与中国移动9亿用户的叠加,为未来普惠金融、乡村振兴、零售金融等业务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以变化应对变化,才能制胜长期。随着“创新”基因的深度融入,邮储银行不断求变求新,有望为未来成长注入更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