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之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和战略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让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更要让乡村“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离不开培养人的学校。可以说,学校是乡村的灵魂,没有了学校,就没有了琅琅的书声,就没有了文化的延续,乡村也就缺乏活力,乡村振兴也就失去了根本支撑。因此,切实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让乡村儿童学有优教,也就成为一个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
办好乡村学校,政府是主导,学校是主体,只有充分激发主体的办学活力,才能切实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乡村儿童的美好成长。
加大行政放权,保障办学自主
近年来,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有所推进,但是,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管得太多、激励不够、保障不够、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束缚了学校的手脚,影响了校长、教师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激发乡村学校的办学活力,必须从三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其一,厘清政校权责边界,出台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用清单筑起防火墙,避免县、乡(镇)等政府机关摊派与教育无关的行政任务;清理各种未经认定审批的“小手拉大手”和“进校园”活动,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社会事务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
其二,教育行政部门要刀刃向内,遵循“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合并的一律合并、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能信息共享的不重复进行、能让网络跑路的不让人跑腿”的清理原则,大力整合文件、通知,减少会议、检查,清理创建、评比,规范考核、督导,以切实减轻学校的非教育教学负担。
其三,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赋予乡村学校根据校情选任干部、招聘教师、评聘职称、考核与发放绩效等人事工作自主权和经费使用自主权;依法依规创新管理方式,注重分类、精准管理,更多采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校长考核管理与激励机制,鼓励校长勇于改革创新,增强办学治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只有切实完善体制机制,大力简政放权,才能真正减轻学校负担,激发校长、教师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把更多时间、更多精力用来提升治校水平和专业素质,以更好地承担教书育人和传播文明的使命。
完善内部治理,形成共治合力
乡村学校活力不足,既有学校规模小、经费少、师资弱等先天条件的制约,也有行政赋权不够、关注支持较少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内在的主要原因则是学校的治理水平不高。为此,乡村学校要积极完善内部治理,通过多元共治积聚发展活力。
一方面,构建学校现代治理体系,出台学校章程,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凡涉及学校发展规划、课程改革等重大方向,与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事项,都要依照章程征询意见,开展审议,投票表决,从而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激发师生员工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另一方面,丰富治理主体,把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生、家长、乡村行政主管及社会人士发动起来,建立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关心儿童成长委员会等功能多样的协商式、分布式组织,让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献计献策,形成学校发展的合力。
再有,加强组织结构改革,针对乡村学校教职员工人数偏少、一人多岗较为普遍的实情,大力改变传统的科层管理、权威管理、校长“一言堂”等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精简管理层级,构建扁平式组织结构,将管理重心下沉到一线,把权力赋予基层,“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战斗”,从而缩短中间环节,提高组织运转效率和效能。
盘活社会资源,赋能学校发展
乡村学校有其自身的弱势,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又是一个联结着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乡民、村社的功能强大的社区共同体。因此,乡村学校一定要善于利用这种组织优势,充分盘活各类社会资源,形成众人共推的合力,促进学校的优质发展。具体而言,有三类社会资源可以为学校发展赋能。
其一,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士。学校可以和本村本乡的相关人员加强联系,保持制度性的交往和沟通,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关注乡村学校的发展和乡村儿童的成长,积极将学校现实和师生心声转化为关注民生实事的两会建议和提案,进而得到政府的关注,高效地解决发展中的困难。
其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群团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代表性和社会性,与学校存在较多交集,如果能与这些组织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就有机会引入一些适合的项目或专项资金,从而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
其三,基金会、商会、同乡会等社会组织。由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观念的进步,大量关注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其中不乏关注教育的基金会。此外,还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商会、同乡会,如果乡村学校能够依法依规地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获得资助,用于环境改造、文化建设、课程改革、奖教奖学,将利于改变学校面貌,提升办学质量。
“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当乡村学校小而美、小而优,乡村就有了吸引并滋养儿童的“肥力”,琅琅的读书声就会让乡村朝气蓬勃,生出故事,长出文化,繁衍出城乡共富的新希望,书写出教育强国的新篇章。
(作者:陈万勇,系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杭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