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革命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一直处于动态化、复杂化的发展进程中。并且,在不同时期实际内涵之间也存在相应差别。比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主要发展思路是运用思想积极先进的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引入国内,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要发展导向,最终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当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后,仍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和信仰。随着改革开放发展步伐的逐渐深入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已经成为推动中国长远、稳定发展的基本理论体系。并在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环境下,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迈进。可见,只有重视丰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和完善信仰教育理论体系,才能真正为祖国发展繁荣富强提供有力支持。在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为建设祖国、促进祖国繁荣发展提供帮助,也可以使其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路程中长远稳定发展。同时,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过程中,还要重视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作为核心思想。因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多元化等,导致其无法脱离社会进行独立发展。因此,需要坚持落实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一直处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下,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使其成为实现中国时代发展的最终成果。
红色文化资源包含两个方面:即中国革命时期的伟大精神及载体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优秀品质、精神及载体。红色文化不仅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见证,也是实现宝贵精神财富自由的重要基础保障。其中还蕴含着非常丰富多元的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红色传统等,此外也拥有很多感人的红色事迹、红色革命故事、红色诗文、红色革命歌曲等。这些优秀的红色文化资源,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民付出辛苦的汗水浇灌、革命鲜血滋养、生命铸就而成的,同时,也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关键点,可以为弘扬青年文化探索学习和发展提供重要资源补给。基于此,要重视运用红色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课堂中,为提高教育教学价值提供资源支持,将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引导理念落到实处。
(一)红色文化融入社会实践,实现多层次人员协调稳定发展
在运用红色文化进行教育教学引导过程中,因大学生党员具有双重身份。一需要先从培养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方面入手,还要为日常职业发展规划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二还要重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建设发展任务,还要重视发挥模范先锋的领导作用。因此,在建设培养过程中也要重视实现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等多个方面的协调发展。首先,需要重视培养能力和政治信仰,可以灵活运用红色宣讲的方式提高大学生党员对身份的认同感,使其可以更扎实地掌握党员的不同身份和认同感;其次,还要重视加强文化熏陶和感染力,增进三者之间的距离关系,以及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最后,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使其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最佳途径。同时,通过红色宣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还可以培养合作意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等,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同时,在进行红色宣讲工作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收集更多红色故事、革命事迹等,并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近代史和红色“文化革命”的认知。还可以通过探索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生动形象的红色资源,为感知和认知发展提供支持,以及逐渐从内心深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想认知。
(二)红色文化推动校园建设,彰显红色文化的信仰塑造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生汲取文化知识、养成思想观念、提高各项能力的重要环境补给,也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可以长期在校园文化熏陶中学习、成长等,学生自身思想认识、道德观念、能力素质也都可以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因此,校园文化也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场所。首先,可以将红色文化引入校园内,为净化校内文化空间、文化环境、提高文化质量等提供帮助。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和市场进程不断推进过程中,我国已经从之前发展环境下转变正朝着多元化时代迈进,并将大众文化转换为促进建设发展的主要动力补给。但是,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环境下,又出现比较严重的三俗问题,对高校校园文化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基于现阶段情况,就可以运用红色文化来进行方向引导,为大众文化提供规范化发展渠道。同时,也可以更好引领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凝聚人文精神,提升大众文化品格和水平;其次,还要重视拓宽学校党团建设活动空间,还要充分发挥党团建设的文化引导作用。从文化属性层面对其进行分析,红色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具有同质性,都具有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等作用和价值;但从文化表现形态层面进行分析来看,红色文化也是呈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态的重要方式。因此,学校基层党团组织还应当重视发挥红色文化主导作用,灵活运用红色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提供展示空间和平台。使红色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要旋律,并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价值引导作用。
(三)创建多层次的育人队伍,实现红色文化与教育融合发展
思政教育作为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设计者和引导者,自身实际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高低,以及教师教学观念是否新颖都与实际育人效果有着紧密联系。教师身上不仅肩负着重要使命和义务,也是实现育人根本目的主要依托。将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行融合发展过程中,还需要重视提高教师队伍能力、素养、水平、知识储备等,为提升育人教学效率、效果等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对多层次育人队伍中存在的短板问题,提供充足的资源补给。落实到具体工作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方面,需要创建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育人队伍,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同时,还要重视探究分析红色文化相关理论知识,使其成为培养教师队伍的核心基础。还可以将更多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其中,以及引入革命前辈、时代楷模凸显其模范作用,最终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更加生动化地表达出来。教师此时也要对现阶段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实际兴趣点实施精准化教学引导,切实有效地提高红色文化革命历史水平;第二方面,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创建育人共同体系,从根本层面提升整体融合发展水平。同时,还要进一步加深区域高校协同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引入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并改善之前单兵作战的教学模式,使其转换为教育教学引导资源。此外,还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管理机制,并从整合资源、课堂教育教学等多个角度出发,保障学校发展可以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可以同向同行;第三方面,可以从推动资源优势发展和重视开发科学资源方面入手,可以结合外界多方资源创建红色文化论坛、讲座等活动。实现各个学校之间多层次的合作沟通联系,还要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向各个区域方向转变,保障红色文化可以快速融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中。
总而言之,将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过程中,不仅要与现阶段学生实际发展情况、群体特点等进行有机结合。还要合理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发展规律,以及充分凸显红色文化浸润效果和作用。通过构建完善的体系和科学合理的教育引导策略,为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效性、有效性等提供帮助。(西安医学院 邹椰子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