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客家文化的发源地,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长汀县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地方文化优势,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径,尤其在地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了创新性探索。通过将“地名+”理念有效融入到城市公园建设中,长汀县通过打造“地名文化长廊”,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乡村著名行动”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挖掘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提升乡村的文化认同感与凝聚力,进而推动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长汀县作为这一行动的示范点,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结合自身历史文化优势,探索出了一条通过文化保护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
长汀县将地名文化作为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推动了“地名文化长廊”的建设。通过建设这一文化长廊,长汀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家乡历史文化的窗口,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体验平台。地名,作为地方历史、文化和民俗的载体,承载了一个地区的记忆与文化特征。长汀县通过一系列创新性设计和展示方式,将这些“静默的地名”转化为富有活力的文化资源。
长汀县的地名文化长廊紧紧围绕着“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古地名”等元素,构建了多个展示模块。每个模块不仅详细介绍了当地的历史,还特别突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和地方特色。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长汀县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展示技术相结合,为游客和当地居民呈现了一个全景式的历史文化图景。
在“红色文化”模块中,地名文化长廊讲述了长汀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长征第一村”中复村的历史遗迹,城区古城墙,成为了这一模块的重要内容。长汀在长征期间是红军的重要集结地之一,许多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在这里。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讲述,长汀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地名文化结合,向游客传递了长汀人民在艰苦岁月中坚定信念、奋勇前行的革命精神。
客家文化作为长汀独特的地方文化,贯穿于整个地名文化长廊。通过对客家传统建筑、客家方言、客家民俗的展示,长汀县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客家文化的窗口。长汀的客家文化,不仅体现在语言和饮食中,更在每一座传统建筑、每一条乡村小路中得以体现。在地名文化长廊的展示中,客家文化与地名文化深度融合,让每一个地名都成为了历史和文化的符号。
长汀县的地名文化长廊建设,不仅仅是文化遗产的展示平台,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地名文化成为了乡村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了增强地方文化认同、提升乡村凝聚力的重要工具。同时,地名文化长廊还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当地居民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形成了更为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为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未来,长汀县将继续深化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