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国家级银饰非遗传承人勒古沙日向大家展示他亲手制作的银酒壶
10月27日,在布拖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63岁的国家级银饰非遗传承人勒古沙日正在专注的打造银饰。他12岁跟随父亲学艺,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彝族银饰工艺传承,目前,他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已经达到30多个,还开起了网店,将彝族银饰买到全国各地。据介绍,布拖县地处凉山州东南部金沙江流域,有着丰富的非物质遗产文化,火把节、阿都高腔、口弦、银饰……各具特色的文化让布拖充满了魅力。
据了解,布拖县从2005年启动非遗保护工程,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银饰制作技艺、口弦制作技艺)、省级名录10项、州级名录10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6人,州级传承人16人。非遗工程的开展,不仅保护了当地独有的文化,还带来了经济效益。以彝族银饰制作技艺为例,目前布拖全县开设商铺的银匠共68户,从业人120余人,年销售额近3000万,利润约400万元。“当地百姓靠自己的双手脱贫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