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专题地图 >专题要闻
“宿迁非遗纪录”系列系列报道:一碗船菜一世情
宿迁网
2018-11-07 09:25

宿迁网讯(记者 陈秋实/文 庄力玮/图) 面对一种食物,人们在啖食与赏味之间,差的或许不仅仅是对烹饪技艺的求解与认同,更多的是对食物本身来历的追寻。在河湖交织的苏北水城宿迁,鱼、虾、螃蟹等各种水产美食多到不可数,尤以湖鲜为甚。其中有一道菜式,是当地骆马湖里最正宗的“水生水长”,它取自水中央,来自湖面上,既非岸上之人所先掌握,也要根据时令天赐才能成其味。它,就是骆马湖渔家人特有的船菜,而集大成者,当数骆马湖鱼头饺子。2017年9月,这道独具特色的饺子烹饪技艺被宿迁市政府评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者正是骆马湖当地人孔祥亚。

渔家的“小灶”

今年36岁的孔祥亚在骆马湖边从小长到大,他家住现在的湖滨新区皂河镇船闸居委会,这是个由接连依傍在骆马湖边的三个小村合并而成的现代大型村居。回到以前,孔家的先辈们原是山东北海地区的老渔民,解放后,孔祥亚的曾祖父孔宪芝带领全家从山东北海地区迁徙至皂河镇骆马湖畔大运河边生活,依旧从事湖鲜捕捞,并把北海的湖鲜菜肴制作带到本地。世代在骆马湖上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们,生活寡淡却也有收获的甘甜。旧时船上的家什不过三四样,船首存网、船中一被而卧,船尾就只够放一灶了。每天,渔家人生活的烟火气便从船上仅有的那一口锅灶里冒出。既是一口锅,饭菜就会有时间差,菜热饭冷或是菜冷饭热,都对付不了饥饿的胃。所以忙时为节省时间,渔家的饭菜就只有一锅炖了。鱼头饺子,正是在这一锅炖的菜式中演变而来。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