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闽南新闻 >厦门新闻
补短板增实效 厦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海西晨报
2020-08-05 08:22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佩珊)文明无止境,创建不止步。自2005年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后,厦门文明创建不断升级,成为城市“硬核”竞争力。

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总评年。7月7日,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强化问题导向,着力对标对表,改进手段,进一步补短板、增实效,全力以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回顾过去这大半年,厦门已铆足干劲,向“六连冠”发起冲刺。

传递爱心传播正能量

7月14日,《厦门日报》上一条15岁男孩放弃中考捐髓救母的消息感动了千万网友。男孩曾啟俊的母亲患急性髓系白血病,后续治疗费缺口达30万元。消息一出,爱心厦门开始了一场爱心传递,42万余元捐款汇聚而来。

同样是7月,一场爱心送水公益活动在思明区发起,不到半个月,一瓶爱心水裂变成22万瓶水。

更早之前,位于厦港街道、中华街道、鼓浪屿街道的三个爱心屋在全市率先开业,残疾人当售货员。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1家“爱心屋”投入运营,为115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

疫情之下满城皆是志愿红

再回顾今年年初,疫情袭来时,厦门满城“志愿红”十分亮眼。

疫情发生后,市委文明办、市志愿者联合会向厦门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发出倡议,呼吁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做好个人防护,宣传防控知识,科学有效服务。2月12日,市爱心办发出爱心动员令,号召各爱心单位、团体、企业及广大市民做好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以五大行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志愿服务冲锋号吹响了,一大批志愿者主动靠前服务,为辖区内医学观察人员、居家隔离人员及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众提供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政策法规宣传、代购代送生活及防护用品等服务。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厦门全市拥有实名认证志愿者近75万人、志愿团体4730个,开展志愿服务项目5.3万个。

坚持创建为民惠民靠民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创举。厦门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及时回应市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提高群众的参与率、支持率和满意率,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疫情是对市民素质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提升。我相信,经历过这次疫情,厦门市民文明素质将再上一个新台阶。”看完5月7日举行的2020年厦门市“弘扬鹭岛新风 文明有你有我”精神文明教育活动暨文明卫生示范月“云启动”活动后,市民陈女士十分感慨。

疫情之下,此次示范月充分发挥厦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优势,发动市民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厦门市委文明办还在活动中发布了精神文明教育十二项活动。其中,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比比皆是。“门前三包”专项治理、“烟头不落地”行动、随地吐痰等专项整治、“文明礼让斑马线”行动、“文明旅游我先行”主题活动、“公勺公筷 拒绝野味”文明餐桌、交通路口文明提升行动、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大赛等,直击市民关切。

不仅如此,厦门还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例如,2020年厦门市“我们的节日·端午”暨道德模范宣讲活动中,“道德模范”王瑞祥、周育辉分享自己的故事;6月,厦门市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正式发布,在全市未成年中掀起一股向榜样学习的热潮;7月底,2020年厦门市“最美家庭”名单揭晓,130户“最美家庭”的好家风吹遍鹭岛……

如今,不断提升的市民文明素质正成为厦门对外展示的一道流动风景。

(责任编辑:唐秀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