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昨天本市发布了《2021年漳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根据白皮书公布内容,2021年我市新核准注册商标31697件,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130217件。有效地理标志152件,其中地理标志商标148件,位居全国设区市首位。
强化保障措施 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2021年,我市积极调整充实市知识产权领导小组,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工作合力。参与制定《漳州水仙花保护管理办法》,首次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对我市的重点地理标志予以保护。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体系,2021年全市共建立3个工作站,4个商标指导站。持续提升商标注册便利化水平,漳州商标窗口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权质押登记受理权限,连续两年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引导企业夯实知识产权管理基础,2021年新增49家/次企业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新增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新增省知识产权专员23人。
坚持量质并重 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
2021年我市新核准注册商标31697件,创历史新高,比增41.6%;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130217件。有效地理标志152件,其中地理标志商标148件,位居全国设区市首位;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福建省梦娇兰日化有限公司获得驰名商标保护。新增授权专利13235件,其中发明专利604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2656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259件,比增23.33%,增长率排名全省第三。福建皓尔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1件发明专利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全市自愿登记版权作品3489件,比增20.38%。获得植物新品种权5件。
融合产业发展 凸显知识产权运用成效
构建地标文旅融合发展体系,开发“地标馆、地标餐、地标游”,指导建设水仙花驿站等六个地标驿站(展馆),已接待游客25万多人次,带动地标产业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地理标志创新工作成效获得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并全省推广。指导44家企业利用151件专利获得质押贷款8.25亿元,创历史新高;商标质押实现“零突破”,办理商标质押登记10件,质押金额4.9亿元。 我省首件全类别注册的以地级市名称直接命名的区域商标品牌“花样漳州”,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转入我市重点市属国有企业,为区域品牌发展奠定坚实法律基础。
多元协调保护 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矩阵
在全国率先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矩阵,市场监管、文旅、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等部门联合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有效提升部门协同配合水平。2021年共查处专利违法案件3032起,商标违法案件365起,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破获侵权假冒罪案81起,捣毁制假窝点1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24人,移送起诉35人,涉案金额29082.26万元。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9件14人,提起公诉27件48人。人民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825件,结案标的额6367.59万元,结案率99.63%;审结知识产权刑事案件50件,结案率96.15%。构建了由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以及仲裁组成的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机制,全市现有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17个,并组建一支专业仲裁员队伍。在全国首创电子取证平台,市市场监管局与法院、公安局、司法局等单位共同创建“公捷在线取证平台”,建设“行政+司法”互鉴互认联盟链。相关做法在改革创新项目评选中排名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注重宣传培训 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打造“漳小知”IP形象,制作图册,拍摄视频,举办产业沙龙、行业论坛、专题讲座等活动让近200家企业受益。举办“漳州地标 山海盛宴”地标专场推荐、漳州地标文旅发布会等线上直播活动;《入口成漳——漳州地标餐》短视频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局视频征集活动二等奖。
2022年,我市将进一步提升我市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服务水平,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城市,更好地服务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记者 李伟 见习记者 林昕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