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南平新闻
南平延平区:能级跃升 产城融合
东南网
2022-01-12 09:16

【省党代会报告摘要】 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新时代山海协作,以福州和厦漳泉两大都市圈建设为引擎,带动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

东南网1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赖昊拓 通讯员 詹国兵)南平市延平区是福建老工业基地:南孚、南铝等“五南”撑起闽北工业脊梁,元力、长富等新秀成为行业翘楚。同时,延平还是全国第三大百合鲜切花主产区。不过,延平要在闽北县域发展中“破壁出圈”,也面临着产业大而不强、城市发展承载力不足等掣肘。

“延平是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一部分,省党代会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今后五年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把党代会确定的任务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通过产业能级跃升、产城融合,主动融入福州都市圈发展,全力打造‘中国百合花之乡’,打造福建绿色制造业基地、闽东北综合交通枢纽、南平市域经济中心。”延平区委书记黄桂诚说。

优势做优,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一头牛,是延平的特色产业。

长富是我省乳品行业规模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年产20万吨乳制品生产能力,巴氏鲜奶销量全省市场占有率90%以上。但企业也面临着迭代升级的压力,主要是规模上不去。

缘此,延平谋划在王台镇罗坍村建设海峡循环现代农业园,力争实现产业提档升级。挂点该项目的王台镇人大主席黄圣亮说,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生产鲜奶3万吨、蔬菜9000吨,新增产值2亿元,相当于再增加四分之一个长富,满足福建及周边市场对高品质鲜奶、果蔬日益增长的需求。

“周边还规划1500多亩的种植示范基地,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进行到底。项目还利用11万多平方米的建筑屋顶,引进光伏发电项目,不仅可调节牛棚的温度,提升产能,而且年可节约0.7万吨煤,服务国家‘双碳’战略。”黄圣亮说。

如长富一样,针对优势产业和资源禀赋,围绕世界小电池生产基地、世界白炭黑生产基地、中国活性炭基地、中国电线电缆基地“四大制造业基地”,延平拓展头部“链主”企业的产业链条,有针对性谋划大项目、好项目,实现产业能级提升。

南孚是全国碱性电池的“龙头老大”,占领国内市场八成以上份额。为在更高起点上打造世界小电池生产基地,延平有针对性引来了上游的鑫东来,补上产业链导电材料、电池零部件等空白领域。

“鑫东来是碱性电池行业导电材料产品排名第二的重要供应商,市场占有率达40%,一期已投产,将成为小电池生产基地重要成员。”区领导介绍说。

除此之外,延平在新兴产业方面也开始破题:总投资13亿元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正逐步铺开,全面建成后年发电量达3.32亿千瓦时,可满足延平全社会用电量的9.86%;总投资68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从“十五五”规划提前到“十四五”规划,目前正紧锣密鼓推进。

“‘五南’企业是延平的优势所在,要做好延链补链扩链文章,导入沿海地区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增资扩产,这也是延平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补齐短板,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延平主城区仅3.84平方公里,疏解老城、改造老旧小区,提升城市品质,是群众的迫切需求。

水南街道横排社区地处延平旧火车站,脏乱差问题突出。“小区沿江一侧,乱搭乱建随处可见,更有一些居民在江边开辟菜地,影响河道行洪。”社区书记李莉说。

去年8月,延平区对横排社区19栋房屋进行改造,对污水管网进行雨污分离,并对照明、立面、绿化等进行改造提升,小区一下子靓了起来。“下楼就可在沿江栈道上遛弯,变化太大了。”正在锻炼的陈阿姨一脸喜悦。

如横排小区一样,经过摸底,延平老旧小区改造涉及6个街道、38个社区、29008户住户,建筑总面积184.95万平方米,涉及面广,群众关切,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全区干部下沉一线,对焦群众的所思所盼,尽力把群众的需求转化为具体可行的项目。”黄桂诚说。

资金是首要难题。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资金,区里筹措1.7亿元资金,赢得了先机。另外,再通过“居民合理出资、管线单位分担、社会力量参与”组合拳,做足资金拼盘。

针对居民意见不一的第二道难题,延平按照一小区一方案原则,特别是针对设施老旧、环境不美、管理缺失三大突出问题,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每个项目召开问题见面会,自然资源、发改、财政、城管、消防多部门联合评审,把问题解决在一线。

由此,解开了疙瘩,30个小区改造全面铺开。到目前,新增公共绿地、袖珍公园20处5000平方米,延城面貌焕然一新。

无独有偶。2019年,闽江水口水电站最大移民镇——樟湖镇解决了长达18年的用电失序问题,群众对镇里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但路该怎么走?镇里厘清了自己的资源禀赋:3万多亩闽江水面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几千乡贤在外从事游乐行业,还有独特的饮食文化,这些要素拼盘后,建设游乐小镇的构想应运而生。

“趁着打造闽江黄金水道的契机,我们谋划了白鸽岛旅游开发、5.3公里水美步道等项目,以美丽水乡为底,突出闽越风情和水美元素,导入乡贤资金、技术等资源,打造闽江江岸独具特色的游乐小镇,为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樟湖镇党委书记黄晓海说。

协同联动,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针对发展承载力不足问题,延平新城是延平拓展城市空间的破题之举。南平首个百亿产业园区——南平市工业园区位于延平新城,通过筑巢引凤,接纳退城入园的中心城区企业。

近期,围绕“一根竹”,延平区和南平市工业园区、竹加工企业三方齐聚一堂,为竹产业把脉问诊。

延平现有竹林面积62万亩,年产竹材1700余万株,上下游企业90家。长期以来,竹产区有资源无产业,园区加工企业有产能无原料,产业链上下游循环不畅。如,泰盛纸业年可利用约180万吨竹资源,元力活性炭新上的项目需要60万吨竹子下脚料,延平的竹产量远远不够,而且竹农最大头的费用在于运费及砍工费,这让许多竹农望而却步。因此,延平区和南平市工业园区联手,鼓励资源富集的乡镇建立毛竹初加工点,辐射带动周边,以小循环带动大循环,打通“肠梗阻”,既可做大上游村集体经济,又可为园区下游精深加工带来源头活水,为企业解了难题。

这是延平区与南平市工业园区协同联动的生动缩影。二者不仅引来了上游的元力环保用活性炭、熊宝户外重竹等大块头,而且一起布局上游,打通产业循环链条。在产教融合项目上,二者还将联手,利用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等资源,打造新城职业教育园区,为产业发展培育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

“我们与园区深度对接,一起招商,一起落地项目,一起做新城配套,承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以及福州都市圈关联产业梯度转移,加快新城港区码头、学校、医院、职工公寓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延平区区长叶文平说。

2021年以来,延平47个省市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策划生成亿元以上项目109个。“我们将学习廖俊波‘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的精神,围绕打造福建绿色制造基地、扶持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抓实项目,抓牢基层,努力为新福建、新南平建设作出延平贡献。”黄桂诚说。

记者感言>>>

区域经济发展往往都面临着优势劣势并存的局面,如何扬长避短、补齐短板?

作为南平市域经济中心的延平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部署要求,跳出延平看延平,从区域协调战略中找机会,从山海合作中求突围。据了解,延平抓住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福州都市圈发展机遇,利用闽浙赣交界这个重要战略通道优势,将承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以及福州都市圈关联产业梯度转移,导入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以产城融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产促城,拉大城市框架;以城促产,提升产业能级,唱好“双城记”。

期待老工业基地“破壁出圈”实现新发展。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