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平潭新闻
​平潭:做好“加减账” 擦亮生态“金名片”
福建日报
2022-04-27 10:59

21日,记者从平潭综合实验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去年平潭空气质量优良比例达99.2%,环境综合指数为1.95,优于全省其他九个设区市。

“好气质”的背后,是平潭认真做好生态惠民“加减账”,系统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大力实施绿化造林,持续擦亮生态“金名片”,让空气质量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不断优化。

护蓝减污,让“平潭蓝”常驻

4月的平潭,碧空如洗,“蓝”得令人心醉。“一呼一吸间,清新空气沁入心脾,幸福感爆棚。”说起平潭的空气质量,市民王静毫不犹豫地给出了“五星好评”。

一组数据印证了王静的幸福感:去年,实验区环境空气质量一级达标天数235天,二级达标天数127天,6项污染物指标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标准。

平潭地处台湾海峡与海坛海峡之间的突出部,常年大风劲吹,这赋予了其良好的大气自净能力。清新的空气,一方面有赖于得天独厚的气象条件,另一方面也源自于当地政府的努力。

如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守住生态红线?近年来,实验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打响蓝天保卫战,科学谋划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狠抓各行业治理,从源头上做“减法”,让“平潭蓝”更蓝。

紧盯污染源,平潭打出了一套大气防治“组合拳”:加强移动源管控,积极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清理整顿工作,关闭17家“散乱污”工业企业;推进生活源管控,开展餐饮业油烟治理,新改扩建餐饮服务场所均使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

提“气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目前,引起平潭空气轻度污染的主要‘凶手’是臭氧。”实验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负责人黄吉甫分析说,尽管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但臭氧污染成因复杂,易受太阳辐射、湿度、气温、风速等气象因素影响,防控治理任重道远。

瞄准臭氧污染与防治,实验区从“监测”“执法”两端协同发力,严格落实港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等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不断提高全域空气质量。

“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闽KA×××8,合格……”20日,记者驱车来到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二线卡口,距离卡口不远处,智能设备正将车辆尾气监测信息实时显示在一块屏幕上。

这是实验区打造的遥感监测系统,专门针对机动车尾气污染,构建全天候机动车排气污染管控网络,目前已将两套设备分别安装在平潭海峡大桥和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两处入岛口。仅2021年,共遥感监测车辆128万辆次。

平潭还加快改造提升企业、项目废气排放,进一步遏制“看不见的污染”。以北厝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该发电厂在原有SNCR脱硝系统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增加两套PNCR高分子脱硝系统,进一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和降低排放浓度,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增绿添景,提升城市品质

近日,记者走进平潭综合实验区苏平片区上攀村,只见村道两侧种满刺桐、红叶石楠等绿植,房前屋后花果飘香,一派悠然的田园风光。而就在几年之前,上攀村还是另一副模样。

“原先,村内鸡鸭散养、污水横流;现在,树木葱葱、环境优美,家园按下‘美颜键’!”村民林孝越感受真切。

上攀村的改变,得益于平潭实施绿岛花城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城区绿化、通道绿化、景区绿化、乡村绿化,实施花化彩化提升行动,助推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如今,上攀村林地面积达2000亩,林木蓄积量达2200立方米。

放眼平潭,类似上攀村的美丽蝶变比比皆是。近年来,平潭先后创建上攀村、芦南村、霞屿村、桥锦头村等15个“福建省森林村庄”,其中包括4个“国家森林村庄”,完成36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综合治理,鸣凤山等废弃矿山变身开放式生态公园,城乡环境品质大幅提升。

以生态优先为理念,平潭持续不断做好绿色“加法”,加快构建“一屏、四廊、八区”的海岛生态安全格局,主动“减量、增绿”,将城市开发强度控制在30%以内,蓝绿空间比例提高至70%,逐步打造“绿屏抱城、拥湾向海、山海相连、多团簇群”的空间格局,并成功收获“国家森林城市”金字招牌。

此外,平潭还以水环境治理为切入点,开展三十六脚湖、东溪、西溪等河湖水系整治,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确保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滩净、景美,进一步增进百姓生态福祉。

在平潭,绿色低碳出行也蔚然成风,一辆辆蓝绿相间的纯电动公交车构成亮丽的风景线。“我们相继投运近百辆插电式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并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打造绿色低碳的出行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实验区交建局运管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实验区公交车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比例达100%。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海岛生态游逐渐兴起:临海而建的南部湾旅游度假区,凭借一湾碧海银滩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打卡;走进红卫村、猫头墘等生态旅游景点,可沉浸式体验山野之趣;北部生态廊道内,不乏自驾或骑行的市民游客,他们一边观赏山海景观,一边享受负离子空气……据统计,2021年平潭累计接待国内游客约684.1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1亿元。

本报记者 张哲昊 程枝文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