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共同社东京3月26日报道,随着朝鲜导弹发射精度的提高,以及正在具备同时发射多枚导弹的能力,日本政府对此深感危机。为扩大自卫队的作用,日本把加强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作为最重要课题,有意引进“萨德”系统,进而与美国在对朝趋于强硬的姿态上步调一致。然而,引进导弹防御系统相关的装备物资会导致费用增加,因此,有意见认为自卫队单独强化体制存在局限。
日本充当美亚太反导体系的“排头兵”
长期以来,美国及其盟友以应对朝鲜导弹威胁为由,在亚太地区持续开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装备的部署,不断深化该领域的合作。在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大背景下,美着力拓展亚太地区更加巩固的导弹防御合作关系。在亚太地区国家中,日本高层所表现出的不安全感最为强烈,因此美日开展的导弹防御合作最深入、最持久。
美国和日本对弹道导弹防御技术的研究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目前,双方已在“标准-3”IIA型拦截弹的联合研制方面取得了进展。2017年2月,美日在夏威夷附近海域首次利用舰射“标准-3”BlockIIA导弹成功拦截一枚中程弹道导弹靶弹。“标准-3”BlockIIA导弹用于拦截中程或洲际弹道导弹,预计2018年部署,部署前将完成全部性能测试。此项联合研发计划从1998年启动,进一步深化了双方的弹道导弹防御合作。美国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共同管理计划实施,经费由两国政府共同分担。
2012年3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马德伦?克里顿在华盛顿政治论坛上演讲时说,华盛顿准备在亚太地区以两个“三边论坛”的形式(一个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另一个是美国、韩国、日本),建立与欧洲反导防御系统相似的广泛的地区反导防御基础设施。美国正在探索与其他国家联合对弹道导弹防御投资,构建亚太分阶段适应性(APPAA)反导系统;美国国防官员表达了对弹道导弹防御开展三边合作的愿望。2014年12月,美军在日本部署了第二部AN/TPY-2雷达(在京都附近的京岬通信基地);2015年初,美国又考虑在韩国部署THAAD系统,以应对朝鲜的挑衅。
美日弹道导弹防御合作已成为提升双方联合作战的关键驱动因素。美日两军可以利用多种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在日本横田空军基地的联合作战指挥中心以及夏威夷的美国太平洋司令部(PACOM)总指挥部生成共同的作战场景。据悉,美国和日本已经成为实质性的联合指挥关系,其在信息上的共享提升了各国目标识别、跟踪以及拦截制导方面的效率。日美每年进行一次代号为“利刃”的指挥演习,用以检验日本可能和周边发生冲突的应对能力(尤其是模拟弹道导弹防御作战)。迄今为止,日本自卫队是唯一与美军开展过动能弹道导弹防御演习的合作伙伴,主要是对“宙斯盾”系统及“标准-3”IA型拦截弹的试验。
不断增加“宙斯盾”导弹防御军舰的数量
进入新世纪后,日本提出致力于构建双层反导系统,实质上就是日本版的“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其外层反导由“宙斯盾”海基反导系统组成,也是对付前沿位置飞行中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可构成大区域范围的面防御,应该属于日本反导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而“爱国者”系统以其庞大数量和较为集中的部署构成末端防御,也是对重要目标的防御,专杀未被“标准-3”成功拦截的“漏网之鱼”,属于“宙斯盾”系统的强力补充。
在2007年度的防卫白皮书中提出,日本将在2011年之前,完成4艘“宙斯盾”驱逐舰的导弹防御功能改造,并部署16套“爱国者-3”防空导弹。在导弹防御作战中,“宙斯盾”系统利用高性能雷达发现来袭弹道导弹,当雷达捕捉到来袭目标后,从“宙斯盾”驱逐舰上发射“标准-3”拦截弹,在大气层外100千米以上摧毁来袭导弹。如果海上拦截失败,部署在地面上的“爱国者-3”陆基拦截弹将再次对来袭的弹道导弹进行拦截,拦截高度15-20千米,在进攻导弹落地前将其击毁。
2007年,日本开始以每年一艘的速度进行“金刚”级四艘驱逐舰的改进升级,使其逐步拥有“宙斯盾”反导能力。为了能够尽快彰显实力,日本决定每改造一艘,就实验拦截一艘。目前,日本正在现有的4艘“金刚”级“宙斯盾”舰的基础上,增加两艘装备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爱宕”级驱逐舰。目前,这两艘“爱宕”级驱逐舰“爱宕”号(DDG-177)、“足柄”号(DDG-178)均已服役,正计划接受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改进。“爱宕”级是“金刚”级的改进型,与“金刚”级驱逐舰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其装备了“宙斯盾”基线7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