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 >国内频道 >国内新闻
北京核心区教育资源迁出三高校 开始入驻远郊校区
2015-11-25 14:38
法制晚报

今年9月,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和北京建筑大学三所大学的6600余名学生,搬离了拥挤的核心城区,在位于顺义、房山、大兴等远郊区的新校区开启了新学年。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背景下,北京市还将继续有序疏解核心区的高等教育、中职教育和成人教育规模,推动部分教育功能有序迁出。

与此同时,京津冀三地之间教育部门也会逐步通过合作办学、学科共建、教师挂职交流等模式,推动建立健全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引导教育资源优化布局。

学校北京城市学院教职工跟着学生搬

2015年1月,围绕京津冀一体化和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任务,北京城市学院制定了疏解目标与阶段任务,该校采用新机制、新模式完成了原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顺义一职、汽职三小合并以及划转北京城市学院的工作。

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介绍,顺义新校区一期建设同步完成,利用暑假对道路、绿化、水井、电力等基础设施,以及实验实训室等教学设施、信息中心、宿舍等工作生活设施进行了改建、增扩、新添等。

9月份开学后,顺义校区(一期工程)已经有2015级新生和2014级部分老生共计5000余人入驻,主要是信息技术类、文化创意类、国际商贸类、现代服务类、城市建设与环境管理及城市交通运营服务类、航空服务类学生,以及专、兼职职工近千人。

作为北京城市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教师,刘煦既不想耽误工作,又舍不下家里三岁的孩子,她最终选择举家搬迁——从西三环的六里桥,向北搬入东北六环外的顺义区杨镇,与她一起的还有其他5名教师。现在,她已经适应了顺义校区广阔优美的环境和宁静的氛围。

校园氛围更浓新增不少实训基地

对于北京城市学院来说,划转并校和学生迁入新校区,只是个开端。与中关村校区的情况不同,新校区内配备了更多的教室、操场和部分专业的实训室。比如,空乘专业就在实训二号楼专享了一间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实训教室,里面摆放着民航客机模拟实验舱。

记者在现场看到,实验舱完全按照真机标准设置,长17米,宽5.64米,高2.77米,舱体外部是形体教室,可以训练学生坐、端、站、走等服务模式,内部则是与实际机舱一样的训练舱,与真实飞机完全一样。

在顺义校区,空乘专业的学生大一学习完理论课后,就能够直接走入模拟舱接受实际训练。空乘专业教师张超说,去年大一的学生搬到新校区之后上大二,正好赶上使用这个模拟舱,同时摆放的还有199个各型号飞机模型。

北京城市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郑显松说,搬入顺义后,意味着学校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学校也有了更多的训练场、实训室、教室等供教师教学和学生活动。

未来全员搬迁老校区将主打创研

由于顺义新校区与地铁接驳尚有十余公里距离,还有部分教师需要往返于老校区和顺义之间授课,北京城市学院开通了专门的校车路线;顺义校区也有5趟班车,每周四、五往返于学校和地铁站。

根据该校目前规划,将于2016年9月完成二期工程,届时会从城区疏解近万名学生;2018年三期工程完工后,全校23000名本科、专科学生将全部入驻顺义。

位于北四环的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校区,则会成为“聚人少、效益高”的研发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不再承担任何教学功能,而是改建为公共服务性质的创业孵化园区和研发基地,将引入3D打印研究院、国家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亚洲文化设计中心等项目。

上述园区的孵化成果和研发成果最终要落户顺义,使位于中关村核心区的这个研发园区与顺义杨镇区域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中关村孵化加顺义落地,将在直接疏解25000名师生的基础上,间接带动3—5万现有市区产业人口至顺义杨镇,打造一个首都主城区城市新兴服务业转移、人口疏解的示范工程。”刘林说。

年度目标完成教育功能有序疏解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要求,有序疏解核心区教育功能,是北京市教委近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市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本年度的目标是6600余名学生入驻新校区,目前已经完成。

其中,北京城市学院在完成学校划转后,2015级新生和2014级部分老生共计5000余人已入驻顺义校区;此外,北京工商大学向良乡校区疏解530名本科生,实现本科新生全部疏解到新校区。

另外,9月新学期开学,北京建筑大学实现1003名本科生疏解至大兴校区,计划今年底前,再将西城校区部分学生(不少于100名)疏解至大兴校区,完成年度疏解目标。

据了解,除了北京城市学院计划在2018年顺义新校区完工后安排2.5万名师生入驻外,另外两所学校也分别制定了相应目标。例如北京工商大学至2017年底,继续疏解2000名学生;北京建筑大学则计划在2017年底再疏解学生1500人,达到疏解学生总数80%左右的目标。

与上述目标需要同时完成的,是各校新校区的建设。北京建筑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疏解目标完成,需批准立项建设本科生宿舍2万平方米、留学生和研究生公寓1.5万平方米、建筑学院楼3万平方米、国际文化中心1.5万平方米、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创新创业基地2万平方米,共计10万平方米。

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疏解成果,保证教职工在大兴校区基本生活,北京建筑大学还需在校园周边另行征地,建设10万平方米教职工住宅,并完善校区周边市政雨污水管线及道路交通设施,完善地铁及公共交通路线。

教委统筹配置资源引导学生合理流动

据李奕介绍,北京市教育功能疏解的任务主要有三个。首先是有序疏解部分教育功能,这要严格控制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大幅压缩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规模,推动部分教育功能有序迁出,加强教育人口调控。

其次是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要统筹配置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推进教育资源空间布局调整,推动中心城区教育布局优化提升,提升市行政副中心教育配套保障水平。

最后,三地将一起推动教育事业合作发展。发挥首都教育资源优势,推动建立健全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引导教育资源优化布局,加强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

目前,市教委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加强对承担的疏解任务的组织领导。在疏解工作中,各区高度重视,在整合院校划转至市属高校、学校教职工分流和人员安置问题,以及学校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对于如何保障和服务好首都核心功能,李奕表示,将通过市级统筹教育资源配置,引导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合理流动。具体措施包括完善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建设城乡一体化学校、市级统筹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扩大农村专项计划,以及“双培”、“外培”计划平均分配到各区等措施,化解郊区学生向中心城区流动。

同时,依据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中教育部分目录进行,严格执行2014版《目录》各项规定,切实控制教育规模增量。2015版《目录》适用于城六区部分新增一条“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不再校内扩建”。

京津冀全区域将建教育合作机制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北京将发挥首都教育资源优势,推动建立健全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引导教育资源优化布局。

目前,市教委正积极推动教育部与三省市教育部门组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搭建教育协同发展的对话平台。

近期,北京已经与河北省教育厅签订《京冀教育协同发展对话与协作机制框架协议》,与石家庄市签署《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启动北京—唐山优质教育资源合作项目。

目前,京津冀三地通过鼓励扶持在京高等学校通过合作办学、学科共建、教师交流挂职等多种模式,开展区域教育合作,组建了“京津冀高等学校联盟”,促进高等学校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共享。

同时,北京将支持京津冀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优化学校、专业布局。目前北京的8个职业教育集团已经与天津、河北的同类型院校开始“串联”,共同研究教学方案,还将与企业沟通,让人才培养满足企业需求。

此外,北京数字学校作为主要载体,推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北京周边地区辐射,从而推动一体化学校、集团学校、联盟学校在课程教学、文化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共建共享。

另外,享优质课程资源的合作交流形式也会进行创新,比如北京数字学校为唐山市开通1万个教师账号,免费提供北京数字学校课程资源。还开通了微课应用平台,在唐山市遴选10所试点学校开展微课和翻转课堂应用试点。

返回顶部
手机站 海峡网
m.hx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