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中国,房子从未像今天一样被赋予这么多含义。
它不再只是那个走得再远也要回去的家,不再是祖辈穷尽一生留给后辈的遗产。它更像是女婿的“敲门砖”,象征财富的标杆,它成了资本游戏里的一张王牌,幻想赚快钱者的工具。
每一秒,都有无数人在为房子喜忧。
今年两会,中央强调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这是一个普通家庭三代人和房子的故事。它试图回答:房子,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老有所依的地方
我的两个爷爷,到死都没有自己的房子。
一个是我血脉上真正的爷爷,姓刘,我叫他“木瓜爹爹”。他念过私塾,在战乱之时当了兵,返乡之后干不了重体力活,只能放牛干农活。他吟得一口好对联,写得一手好书法,但还是被乡邻讥笑“书呆子”、“木瓜”,死前最后一面,他还跟我讲对联章法。
老人老来云游四方,随处落脚,四海为家,从无今人对房子的概念。他活着的时候把土坯房拆了,地基留给孙儿盖楼房。死的时候,正是大年初三,他搬出竹椅,到外面安然而坐,无病无痛睡去,身后就是他曾经的破土坯房。
另一个爷爷生于地主家族,姓吴,是“木瓜爹爹”的妻弟,我叫他“大爹爹”。祖上有几十亩地,爷爷生来就是大少爷,却继承不了万贯家财,“斗地主”之后,“阶级成分”不好,童养媳也跑了,他一辈子没结婚。
“木瓜爹爹”把父亲过继给他,算是了他一生未婚、无儿无女的遗憾。姐姐和我出生后,并不随父亲姓刘,而随“大爹爹”姓吴。
爷爷一生清贫,白手起家,去山里砍柴,拓荒开田,一辈子枯瘦如柴,到死的时候也没吃过多少饱饭。食道癌晚期的最后半年,他把大集体分的十几亩地,都分给了别人。老人最后死在过继的儿子、我的父亲的房子里,葬在祖人坟前。
“木瓜爹爹”一生都不赞成他最小的儿子、我的父亲读书,父亲却考了东半县第一;1981年,父亲18岁,出来教书,又成了全村最小的教师。
那是个“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年代,教师不再是“臭老九”。父亲转正后一个月工资34元5角,攒到我四岁、1995年,在全村盖起了第一栋单门独院的两层半楼房。
有老人捉过来两只土鸡;大爹爹”把猪牵出来卖了。两三百斤的大肥猪倒挂上秤,一边拉屎一边嘶吼。老人舍不得这头年年生一窝的老母猪,一边拍猪的屁股,一边似乎又想把猪刚拉的屎拽上秤。
那时候盖房没有现在这样专业的工程队,全靠自己一砖一瓦垒起来。全村人都来帮这位外姓的刘老师搬砖。盖房成本主要靠砖瓦物料和人工,每层145平,只花了2.5万元,折合一平米均价86元。父亲当时一个月收入够在农村盖七八上十个平方。
院里有水井,种树养花,院子后面是自家竹林,挨着水库。屋里正厅放“天地君亲师”排位,“大爹爹”住主卧,床头是黑白电视机。每个房间至少二三十平,不仅能放旧时镶着“顺治”铜钱的老柜子和铁锹等农具,还能堆几袋粮食,码一地西瓜。
那是房子代表着家的年代。经历过“58年饥荒”的老人,一生最大的心愿,大抵是搬出土坯房,住到楼房里。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父亲当年急于盖房,更多是为了伺候几个老人,让他们老有所依。
父亲先后给五位老人养老送终。老人们还健在的时候,父亲每年夏天都骑着28号自行车,来回踩十几里路,插秧、割谷、晒麦、犁地。
老人们相继离去的十多年间,他又四处找医院,求医生,托关系,找救命的白蛋白,给老人陪床,又给他们一个个穿寿衣,一个个坟头培土。
眼看着父亲年过40就生了白头发,从未胖过110斤。奶奶也过世那天,父亲成了没爹没妈的孩子。我在心底说,“老刘,你的使命完成了,接下来所有的事情,都交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