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渐消失,满街打印店,网络通世界,他却开起“代写”小店——
老城里的代书人 还是个“和事佬”
陈春泰爱好书法,偶尔也会用毛笔替人代写。
□早报记者 林书修 文\图
从前在乡村,不识字者众,代写书信、诉讼就成了那个时代的一种行当,而从事这个行当的,通常被称为“代书人”。如今,随着网络和电脑的普及,传统意义上不认识字的文盲逐渐消失,“代写”行当也渐走向消亡。
在泉州老城区新华北路,一家简陋的小店挂着“代写”招牌。店主是53岁的陈春泰,他可能是老城仅有的从事“代写”行业的人。因为爱写字,老陈说他坚持“代写”是“边写边玩”。找老陈代写文书的人各有故事,不少文书因纠纷而起,乐于助人的老陈有时也当起调解纠纷的“和事佬”。
卖鸡小店做“代写” 一切都因爱写字
代写,是一个古老的行当。
但陈春泰的“代写”小店历史并不长。4年前,因为爱写字、练字,步入“知命之年”的老陈萌生了替人写字的想法。决定从事“代写”之前,陈春泰的小店靠着贩卖一些乌鸡维生,如今,代写成为陈春泰的主业。
不到20平方米的小店,店内一个个的鸡笼子堆积一旁,关着一只只白乌鸡。陈春泰的工作台,就在鸡笼子旁边,简陋的一张电脑桌前放着毛笔、钢笔,桌旁信封、纸张,就是他代写所需的东西。“一开始就是觉得好玩,爱写字。”陈春泰说,虽然他们家族里,大多是知识分子,但是祖上并不是从事“代写”的,“代写”小店开张,全是兴趣使然。
如今,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几乎将笔墨纸砚的书写方式淘汰,代写书信这门老行当也正在从人们视野消失。不少街坊邻居都觉得,在满街都是文印店的时代,陈春泰帮人代写,生意肯定很惨淡。但是陈春泰告诉记者,来找他代写的并不少,生意还算“马马虎虎”。“老城区有不少老人,想给亲人写信,还会找到我,有时候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陈春泰说,如今目不识丁、不会写字的人少了,但有时候通过文字写出想要表达的东西,经常无从下笔,帮人写书信时,能通过遣词造句,将顾客的心里所想跃然纸上,也是一件乐事。而诸如一些诉讼、法律文书,常常需要严密的逻辑和严格的规范,陈春泰说,代写这类内容,他都需要反复检查,防止出错。
老陈的小店前树立着大大的“代写”广告牌
“代写”纠纷诉讼 还劝和过一桩婚姻
写喜帖、写离婚诉讼书、写诉状、写感谢信,甚至写遗嘱,这些都是代写人常有的项目。作为代写人,陈春泰经常为顾客所说故事动容。乐于助人的陈春泰,偶尔就当起了“和事佬”。
他回忆说,一名30多岁的女子曾来到店里找他代写离婚诉讼书。女子告诉他,丈夫整天游手好闲,最大的爱好是养鸽子,为了这件事,两人经常吵架,闹得很不愉快,女子就有了离婚的想法。在写离婚诉讼书的过程中,女子也将之前和男方相遇、相知、相恋的故事告诉了陈春泰。
“两人刚结婚时,男方比较穷,女方一直无怨无悔地守在身边。”陈春泰说,听完两个人的故事,他觉得两个人如果因此离婚,将会很遗憾。于是就在手写的离婚诉讼书中,将女子和丈夫从相识到结婚娓娓道来,“诉讼书”中对女子的丈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实写完并不是真正的‘离婚诉讼书’了。”陈春泰笑着说,女方将这封“诉讼书”带回去后不久,有一天又找到了他,告诉他说两人不打算离婚了,而那封“诉讼书”也起了作用,男方看过很感动,决定回心转意。
“以前代写书信就是帮人排忧解难的工作。”陈春泰说,一开始他就是本着“边玩边练字”的心态做“代书人”,能对别人有些帮助,他就很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