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闽南新闻 >厦门新闻
​厦门市集美区实施“六大工程”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
东南网
2022-01-14 11:14

​厦门市集美区实施“六大工程”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

集美区新闻发布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东南网1月13日讯(本网记者 李霖)为更好地服务青年群体,让青年在厦门集美区安居乐业,集美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的构想。1月13日上午,集美区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集美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行动方案(2022-2025)》(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厦门市集美区常住人口达103.7万,其中常住青年人口47.5万人,占比超45%。年轻化的人口结构是集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优势。

“集美区委区政府将以《行动方案》的出台为新起点,持续健全青年发展政策体系,不断优化青年发展友好环境,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保障。”集美区委副书记周昱表示,《行动方案》主要由青年创新创业友好、青年就业友好、青年生活友好、学村学子友好、台青聚融友好、青年学习友好“六大工程”、18个计划组成,全方位构建有利于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生活、学习教育、健康成长的友好环境,给广大青年提供更多更实的“集美机会”,实现青年发展与城区发展有机融合、友好互动,为集美区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示范区凝聚起更强大的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共青团集美区委员会书记游中景表示,集美团区委将发挥联系、服务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统筹协调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包括统筹协调推进《行动方案》落实落细落地,深入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加强与辖区新兴青年群体和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值得一提的是,集美团区委在各镇街和软件园三期、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等青年聚集区广泛建立“青年之家”,打造青年触手可及的共青团“门店”。

集美区拥有两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是省级两岸融合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区。近年来,集美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高效优质的服务措施,吸引了大量台湾青年来到集美就业创业。“我们希望通过‘台青聚融友好工程’让更多的台湾青年受益,实现‘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目标。”据集美区台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陈贤玲介绍,“台青聚融友好工程”包含四个计划,即台青家园计划、台青成长计划、青享金融计划和台青融合计划,解决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实际需求。目前,集美区已成立了“两岸青年发展中心”,为台湾青年登陆集美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集美是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故乡,蜚声海内外的百年学村,辖内现有高校院所15家,截至2021年12月,15所高校院所学生约14万,约占集美区14-35岁常住人口29.5%,是集美最重要的青年资源和人才库。

集美文教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鄢荣钗表示,为服务好青年学子,帮助青年学子成长成才,集美区深入开展“走进名企”活动,引导青年老师、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进集美区企业、乡村,充分发挥高校智慧、人才资源,着力推进校地共建互融。此外,搭建高校与企业合作平台,成立集美区高校产业技术联盟,建设政产学研基地、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等,让学子“就近、就地”开展实践、实习,让老师与辖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

链接

《集美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行动方案(2022-2025)》“六大工程”、18个计划

青年创业友好工程:聚焦青年创业需求,健全青年创业服务体系。重点推进2个计划:“育青苗”计划,着力提升青年创业能力;“聚青英”计划,重点推动青年创业项目落地转化。

青年就业友好工程:聚焦青年就业实际,保障青年就业权益。重点推进2个计划:“职在集美”计划,主要吸引更多青年在集就业;“青匠集聚”计划,主要吸引、聚集和培育高技能青年人才。

青年生活友好工程:聚焦辖区青年在居住、教育、文娱、健康等方面需求,满足青年对美好生活期待。重点推进4个计划:“青享集居”计划,主要是多渠道保障好青年居住问题;“青享优教”计划,主要保障青年的子女教育抚育;“青享悦动”计划,主要满足青年生活休闲需求;“青享健康”计划,主要保障青年健康需求。

学村学子友好工程:聚焦集美学村学子成长成才需求,构建产教融合高质量服务体系。重点推进3个计划:“学村青才”计划,主要是加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培育;“学村赋能”计划,主要是帮扶青年学生加强实践锻炼;“学村融合”计划,主要是促进青年学生更好地融入集美。

台青聚融友好工程:聚焦两岸融合发展建设集成服务示范区,打造台青温馨家园。重点推进4个计划:“台青家园”计划,吸引台湾青少年来集研学、实习见习;“台青成长”计划,吸引台青来集创业就业、提升学历和技能;“青享金融”计划,加大金融支持台青创业力度;“台青融合”计划,鼓励和支持台青融入两岸乡村振兴建设。

青年成长友好工程:聚焦青年理想信念铸造,促进青年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主要推进3个计划:“青春铸魂”计划,重点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一精神三文化”(即嘉庚精神、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教育;“青春先锋”计划,重点加强各行业各领域优秀青年培育选树;“青春护航”计划,重点加强青年发展服务,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唐秀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