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三明新闻
将乐县红菇人工保育扩繁试验获高产 每亩产值超万元
福建日报
2022-09-08 10:02

近日,在将乐县黄潭镇洋伯村竹子社垱山场红菇保育扩繁试验基地,一朵朵鲜嫩的红菇从厚厚的落叶土层中冒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省市专家认真地查看林下湿度、pH值、菌丝分布等情况后宣布:“将乐县红菇人工保育扩繁试验取得良好成效!”

红菇是一种珍稀的野生真菌,多生长于海拔500~1200米深山野林湿润高温的腐质层中。其风味独特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成分,有“菇中之王”的美称,颇受市场青睐,价格极高。由于目前红菇还无法实现人工种植,多年来专家们只能从红菇的保育扩繁中寻求突破。据介绍,人工保育扩繁试验,就是对原生红菇菌丝进行分离,在原生态森林环境中,通过菌种播种、补水、生物驱病虫、养分补充、标准管护等技术措施进行培育,以提高红菇产量。

今年4月中旬,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将乐县农林部门等联合在竹子社垱山场进行红菇保育扩繁试验。“从我们试验结果来看,只要具备青岗、红锥等壳斗科树种的阔叶林,红菇保育扩繁是完全可以推广的。”福建农林大学未来科技学院副教授苏军表示,3年前他们就与将乐县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不断摸索、反复实验,技术越来越成熟,产菇量达到预期效果。“接下来把技术推广运用到更广泛的阔叶林,真正让群众从保护生态环境中受益。”

“经现场估产,通过仿野生培育扩繁,每亩每年可采摘鲜红菇27千克左右,按照目前市场行情,亩产值超万元。”将乐县林业局局长黄永辉盘算着:将乐县是红菇主产区,适宜红菇生长的阔叶林有20多万亩。项目如果持续推进,全县林下经济产业将得到较快发展,林农收入将再上新台阶,真正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试验现场,三明市真菌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刘叶高用小山锄挖开3处土壤,对试验场地红菇生长的土质和白蚂蚁生产的情况进行检测。刘叶高告诉记者,人工保育扩繁出来的红菇,不仅产量比野生的红菇高,口感和品质也不亚于野生的。将乐保育扩繁红菇的成功,不仅对将乐全县有推广意义,对全省乃至中国整个南方林区都有很高的推广价值。(通讯员 邹观长 黄言亮)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